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也日益增多,他们大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排痰困难等问题,严重时可能诱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如何帮助他们快速、高效地恢复呼吸功能、减少痰液的困扰呢?一种名为“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ACBT)”的呼吸康复方法,正在逐渐惠及越来越多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什么是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是一种灵活、可自主操作的呼吸道管理技术,主要通过“呼吸控制—胸廓扩张—用力呼气”三个步骤,帮助主动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肺通气功能。它无需复杂设备,学会后可独立完成。它不仅可以避免反复剧烈咳嗽导致的呼吸肌劳损,还能安全温和地促进精准排痰;也可根据痰液量、体力等情况个性化调整训练强度。

ACBT的核心步骤:分阶段“打通”呼吸通道

ACBT的完整循环由三个步骤组成,包括“放松呼吸”、“扩张胸廓”、“精准排痰”。具体操作详解如下(建议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首次练习):

第一阶段:控制呼吸(Breathing Control,BC)——放松呼吸肌,为后续训练打基础

目的:缓解因咳嗽或紧张导致的呼吸急促,放松胸腹部肌肉,让呼吸回归平稳状态。

操作方法:

• 取坐位或半卧位,双手轻放腹部;

• 用鼻子缓慢吸气,约2-3秒,感受腹部鼓起;

• 用嘴巴缓慢呼气,约4-6秒(呼气时间是吸气的2-3倍),像吹口哨一样,感受腹部回落;

• 以上动作重复5-8次,直到呼吸节奏平稳、身体放松。

第二阶段:胸廓扩张训练(Thoracic Expansion Exercise,TEE)——扩张肺泡,松动痰液

目的:通过深呼吸扩张胸廓和肺泡,增加肺部通气量,同时松动附着在气道壁上的痰液,为排出做准备。

操作方法:

• 保持坐位,双手轻放胸廓两侧(感受肋骨运动);

• 用鼻子深吸气,约4-5秒,尽量让胸廓向外、向上扩张;

• 吸气末屏气2-3秒,用嘴巴缓慢呼气,约6-8秒,感受胸廓回落;

• 重复3-5次,之后回到“呼吸控制”阶段,避免过度换气导致头晕等不适。

若屏气后感到胸闷,可缩短屏气时间或跳过屏气步骤。

第三阶段:用力呼气技术(Forced Expiration Technique,FET)——精准排痰,清除深部痰液

目的:通过“哈气”产生的气流震动,将小气道的痰液“推”向大气道,再通过有效咳嗽排出。

操作方法:

• 先进行一次“中流量哈气”:用鼻子正常吸气,然后张大嘴巴,用力呼气并发出“哈”的声音(类似哈气在镜子上起雾的感觉),持续2-3秒;

• 再进行一次“高流量哈气”:用鼻子深吸气(接近最大吸气量),然后快速用力“哈”气(短促有力);

• 若哈气时听到喉咙有痰鸣音,立即咳嗽排出痰液;

• 重复1-2次哈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疲劳。

哈气时需保持声门开放(不要憋气),气流应集中在气道内震动,而非单纯“咳嗽”。

ACBT的注意事项:

虽然ACBT操作简单,但为确保安全有效,需注意以下几点:

体位与时间:

最佳训练体位为坐位(有靠背)或上身前倾的站立位,避免仰卧位(可能限制膈肌活动);训练时间建议选择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避免因腹部胀满影响呼吸。

强度与频率:

初始阶段每日2次,每次10分钟,适应后可增至每日3次;若训练中出现头晕、胸痛或呼吸急促,立即停止并恢复“呼吸控制”;痰液量较多时,可联合雾化吸入(湿化气道)或拍背(辅助排痰),效果更佳。

禁忌与特殊情况:

合并咯血、气胸、严重心律失常或颅内压升高的老年人,需经医生评估后再训练;痰液颜色异常(如血性痰、黄绿色脓痰)或量突然增多时,应及时就医。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容易掌握。通过“放松—扩张—排痰”的科学循环,能加速痰液清除、改善肺功能。需要提醒的是,ACBT需在首次练习时由医护人员指导,确保动作规范。——从今天开始,一起练习吧!

作者:

张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胸外科 护士

郑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胸外科 副主任护师

审核:张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胸外科 副主任护师

注意:封面图由作者提供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