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2025年三伏天将至:
初伏 7月20日-29日
中伏 7月30日-8月8日
末伏 8月9日-18日
这30天不仅是全年最热期,更是中医公认的 “冬病夏治”黄金窗口!



三伏养生原理:
借天力,治人疾
为什么此时最该驱寒?
✅ 阳气鼎盛:人体毛孔大开,药力更易渗透
✅ 寒湿外浮:体内陈年寒湿被“蒸腾”至体表,此时驱逐事半功倍
小贴士: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人体顺应天时,阳气外浮,气血运行最为活跃,毛孔开泄,经络气血趋于体表。这种生理状态为寒湿邪气外排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寒湿更容易被“蒸腾”至体表,从而更容易被驱逐出体外。
三类人必须抓住三伏
⚠️ 寒湿体质:怕冷、易腹泻、关节痛
⚠️ 阳虚人群:手脚冰凉、夜尿频繁
⚠️ 慢性病者:哮喘、鼻炎、老寒腿


中医4大核心养生法
⏩第一招:三伏贴——冬病夏治“头号武器”
原理:将温阳药材贴敷于穴位,通过经络直达病灶
推荐穴位:
➡哮喘/鼻炎: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旁开1.5寸)

➡宫寒痛经:关元穴(肚脐下3寸)

➡老寒腿: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

✅科学验证:
贴敷组 vs 对照组 冬季哮喘发作减少47%
⏩第二招:三伏灸——给五脏加把“火”
首选灸法:
➡隔姜灸(温中散寒)→ 神阙穴(肚脐)

➡督脉灸(振奋阳气)→ 脊柱沿线

❗禁忌:高血压患者避免大椎穴,阴虚火旺者慎用
⏩第三招:三伏饮——喝对一碗汤,少跑药铺堂

⚠️ 冷饮警告:
三伏天喝冰饮=给心脏“埋雷”!
骤冷导致血管痉挛,心梗风险升30%
⏩第四招:三伏浴——草本泡脚,寒从脚出
➡配方:艾叶30g + 花椒10g + 老姜5片,煮沸后兑温水
➡水温:40℃-42℃(过烫伤津液)
➡时间:睡前20分钟,泡至后背微汗
➡功效: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改善手脚冰凉、经期腹痛、关节冷痛。


三伏天3大“作死”行为
❌ 大汗后冲凉水:
➡寒湿直中经络,诱发风湿(《伤寒论》"太阳中风"原理)
❌ 空调直吹后颈:
➡风池穴受寒=给感冒开大门(《灵枢・热病》)
❌ 中午暴晒运动:
➡体温超40℃可致多器官衰竭


特别提醒:
三伏养生时间表
时段
养生重点
上午7-9点
喝姜茶、晒后背(补钙升阳)
下午1-3点
午睡养心(忌户外活动)
晚上9点前
泡脚驱寒(勿超10点)

小U暖心话
三伏天是天地赠予的“养生加速器”,
用对方法,40天焕活一整年!
- 参考文献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 T/CACM 1321—2020[S].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
[2]张金霞, 王至婉, 李建生, 等. 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冬季发作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医杂志, 2023, 64(7): 698-705.
[3]张伯礼, 等. 艾灸疗法防治疾病指南[J]. 中国针灸, 2022, 42(5): 551-556.
[4]Huang J, He Q, Jiang Y, Wong JMJ, Li J, Liu J, Wang R, Chen R, Dai Y, Ge J.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incid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or without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 a Chinese nationwide study. Eur Heart J. 2024 Oct 28:ehae711.
[5]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R/OL].(2023-06-21)[2025-06-19].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08/common/content/content_1683807837287215104.html
/健康科普
撰稿 | 中医科(健教科)丁梦媛
审核 | 顾春华 肖绍坦
编辑 | U编辑部
图片来源 | 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宣传,非商用,如侵权请联系沟通删除)


喜欢就奖励小U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