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茶育人
课后聚力启新程
2025年上海市课后服务教师培训
《少儿茶艺》项目线下培训顺利举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教育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进一步做好上海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工作,2025年5月至6月,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2025年课后服务教师培训《少儿茶艺》项目”课程圆满完成线下培训任务。本次培训旨在“理论与实践并行、传统与创新交融”,为课后服务的育人效能提供更多的师资保障。

《少儿茶艺》培训项目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区中小学、校外教育单位的50位教师参加,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教师。课程内容以茶文化与技艺研习、茶博物馆深度研学、茶实践创新案例三大模块为框架,围绕少儿茶艺开展单元教学案例指导、茶历史茶文化主题讲座、场馆研学、茶艺冲泡实操学习、视频及教学案例成果展示等多元学习形式,为参训教师提供浸润式实践学习指导,助力教师在培训中掌握茶艺精髓,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为学校课后服务注入《少儿茶艺》项目新动能。


培训团队介绍
《少儿茶艺》项目培训团队由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林峰、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茶艺项目负责人严蕾、静安区学生艺术团茶艺分团第一副团长周艺以及高级教师、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茶艺中心教研组业务组长张吉敏、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茶艺项目负责人黄佳组成。






培训特色内容设计
1
厚植文化根基,悠悠茶史蓄底蕴

茶,这片千年东方树叶,不仅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张中国名片。本次培训通过茶历史茶文化专题讲座,解读茶的诞生、发展与传播历史,感受深深扎根在华夏大地的茶文化。

全体学员来到上海海纳吴觉农茶文化博物馆和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通过学习吴觉农先生生平事迹,被吴觉农先生“爱国、奉献、团结、创新”的茶德精神以及对茶业的巨大贡献所深深感动。在欣赏造型各异的紫砂壶观展体验中感受经典艺术与中华文化历史的魅力,从而提升少儿茶艺项目的审美素养和创意能力。





2
解码冲泡技艺,传统与创新融合

此次茶艺冲泡培训在内容设计与形式安排上亮点纷呈。从基本六大茶类解读,到实战冲泡绿茶、工艺花茶、仿宋点茶、创意调饮茶及盖碗花茶。教师们不仅惊叹于不同茶具的精美雅致,更被茶艺传统与创新融合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为课后服务的育人效能提供更多的师资保障。



教师们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通过各类茶品的冲泡实操,老师们能够独立完成完整的冲泡流程,在提壶注水间切身感受到了茶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行茶过程中,站姿、坐姿、冲泡、奉茶、接茶、品饮,有礼有序,处处体现中华传统礼仪之美。不少教师感叹通过冲泡学习,自己从“茶艺小白”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3
创新教学方式,AI拓展赋能项目

徐林峰老师的《少儿茶艺项目单元教学案例指导》通过创新教学方式、AI赋能少儿茶艺项目、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在项目中的运用等多方面对参训教师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运用。

4
妙融专业新知,精研课例展示

为强化参训教师返岗实践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的能力,《少儿茶艺》项目精心策划举办了实践作业分享交流微论坛,十位参训教师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
上海民办圣华紫竹双语学校刘菁、罗丽琼老师、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刘亚晴老师、上海民办华曜宝山实验学校李丽老师精心录制茶饮冲泡流程,展现茶艺之美;来自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定云翔小学的陈秀兰老师展示了学校“向世界敬一杯中国茶”项目,探讨通过本次培训如何为学校社团活动注入新动能;钟山初级中学黄轶媛老师、凉城三小徐云菊老师、上海市娄山中学顾晓婷老师汇报了教学案例,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形成具有个人风格和校本化的《少儿茶艺》课后服务教学实践;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数码钢琴教师王旖旎与彩泥教师许艳通过活动案例设计,打破学科壁垒,将茶艺与本专业学科有机融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改革新样态。

参训教师学习体会
闵行区华博小学 李金
通过四天的上海市课后服务教师培训《少儿茶艺》项目学习,我深刻领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我初步掌握了冲泡技能,从温杯洁具到凤凰三点头,每个细节都蕴含着千年智慧。助教老师朱怡也为学员们的学习进行了极其耐心的指导。参观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时,历代茶具的演变让我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课后服务教师,我将把茶艺的宁静与礼仪融入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与审美素养。这次培训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一场滋养心灵的文化之旅。
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葛亮
作为一名从事教学管理28年的老教师,参加《少儿茶艺》学习收获满满。通过四天培训,我不仅对茶艺有了全新的认识,体会到了茶艺背后的宁静与雅致,更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启迪:点茶的精细过程,让我领悟到教师专业发展亦需如研磨茶粉一般用心雕琢、反复琢磨,方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调饮茶融合多种风味,成就独特佳饮,亦如发挥教师专长,汇聚团队力量,共同谱写教育华章;绿茶冲泡时茶叶起伏如人生起落,拿起放下,皆需坦然……今后也将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活动中感悟中华传统茶文化的魅力。特作对联表达此次学习体会:茶透澄波,一泓明镜见真性;水含师泽,万缕春风润寸心。
闵行区罗阳小学 高杰
本次《少儿茶艺》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一盏茶里承载着千年中华智慧。从唐代煎茶到宋代点茶,在击拂茶沫中感受历史温度;在调配果茶时,传统与创意碰撞出文化新芽。培训结束以后,我将把这份热忱带回学校 ,把这份感悟融入课后服务,让孩子们通过温杯、奉茶学习礼仪,在茶香中感悟“静以修身”。少儿茶艺是流动的传统文化课堂,让孩子们在历史感知、礼仪熏陶、创意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综合素养与文化认同感,正是课后服务育人的宝贵方向。
嘉定区娄塘学校 郭艳茹
有幸参与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儿茶艺》项目培训,开启了一场与茶共舞、与文化同行的奇妙旅程。通过培训我了解了仿宋点茶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专注力与耐心的磨炼;花茶与奶茶调饮的学习,让我感受到茶艺的时尚与活力;茶桌上的礼仪使我懂得了“以茶会友、以礼待人”。茶艺不仅是技能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承。我将学以致用,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引导孩子们在茶艺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文化自信,涵养道德,升华情操。
杨浦区扬帆学校 陈妤雯
参加上海市课后服务教师《少儿茶艺》项目培训,收获颇丰。培训中,深入学习了茶艺的历史文化,从古代茶事典故到各地茶俗,让我对茶艺有了全面认知。实操课程更是精彩,从茶具的挑选、摆放,到泡茶的手法、注水的节奏,每个细节都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我还学习了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少儿特点,设计趣味茶艺课程,用故事、游戏激发他们兴趣。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茶艺技能,更让我懂得了将茶艺之美传递给孩子们,我期待在课后服务中,带领孩子们开启一段美好的茶艺之旅,让他们在茶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晓艳
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茶文化知识与冲泡技能,参观了茶文化博物馆、壶具博物馆,使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修养,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作为一名校外教育单位的教师,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所学知识与课后服务活动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学生通过学茶、习茶,陶冶情操,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不断实践,勇于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加健康、美好。
未来,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依托自身在少儿茶艺的教学经验与成果,进一步推动少儿茶艺项目在中小学课后服务中的落地生根。期待本次参训学员在返校后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将茶艺教学与本校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有机结合,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少儿茶艺活动,让传统文化之瑰宝在“双减”政策下的课后服务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