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小U提醒广大居民,本月需重点关注高温中暑和登革热,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

高温中暑

根据往年气象资料和天气预报,浦东新区7月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可能性较大;伴随梅雨季节来临,可能出现高温、高湿环境;露天作业或体质虚弱的特殊人群,如果不重视防暑降温,可能发生高温中暑。

 预防措施:

对于婴儿和儿童:

婴幼儿对高温敏感,而且宝宝们对不舒服的反馈往往不够清晰和准确,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及时帮助他们调节环境温度,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正午外出和太阳直晒。

对于老年人:

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抗高温能力较差,高温天气下,应待在阴凉的室内,必要时打开空调降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人,应避免日间的田间劳作;独居老人,子女应给予更多关心。

对于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高温中暑的风险要高于健康人群,要注意服用的药物是否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和外周神经,必要时可以咨询临床医生。

对于室外工作者:

应严格遵守高温作业时间要求。

1.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施工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积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露天室外作业。

2. 因生产需要,不能按规定停止高温作业时,应强制员工规范穿戴长袖工作服、防护手套、劳保鞋、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

拓展阅读☞ 高温热浪暴击,这份防护指南让你无惧“烤”验 →

登革热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流行季节一般为每年的5-11月,高峰期为7-9月。随着气温升高,蚊虫密度上升且活跃度增加,病毒传播风险逐步升高,需警惕因人口流动引入的输入性病例风险。

 预防措施:

家庭灭蚊、防蚊方法:

1

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或家用杀虫剂杀蚊驱蚊;

2

及时清理积水,水桶或垃圾桶翻倒或盖上盖子,水培植物的水定期更换,避免蚊虫孳生;

3

外出时穿长袖和长裤,可喷涂蚊虫驱避剂,避免在树荫、草丛等地逗留过久。

维持良好社区环境:

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清除杂草、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外出旅行者请注意:

1

前往蚊媒传染病流行区时,增强防病意识,可穿长袖上衣和长裤,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防蚊措施,选择有纱窗和空调的居住场所,睡觉时使用蚊帐。

2

出现发热伴皮疹和/或关节酸痛等症状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相关旅行史。

3

如确诊相关蚊媒传染病时,遵医嘱进行治疗,并配合防疫有关要求和措施。

撰稿 | 业务办 环职科 病媒科

审核 | 薛曹怡 沈奕峰

编辑 | U编辑部

图片来源 | 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宣传,非商用,如侵权请联系沟通删除)

图片
图片

喜欢就奖励小U一个👍和在看呗~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