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当您每天看着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或是伏案写作业到深夜,可曾想过一个被称为“青少年健康第三大杀手”的疾病正在悄悄逼近?它就是脊柱侧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隐患。

认识这个不简单的驼背

脊柱侧弯远非我们想象中的简单“驼背”,而是一种复杂的三维脊柱畸形,在临床上X线上测量Cobb角大于10度即定义为脊柱侧弯。想象一下,孩子的脊柱就像一根正在快速生长的竹子,骨骼在青春期飞速发育,但肌肉力量的增长却常常跟不上节奏。这种不平衡的发展,让脊柱在缺乏足够支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异常的侧向弯曲和旋转(图1)。

微信图片_20250710150156.png

图1 关于脊柱侧弯的外观、X线表现和定义。a:脊柱侧弯的背部外观照;b:脊柱侧弯最常见的结构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脊柱三维重建形态;c:特发性脊柱侧弯X线;d:临床脊柱侧弯的定义(Cobb角大于10度)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率约为1%(0.6~1.2%),这意味着在一个100人的班级里,就可能存在1个脊柱侧弯患者。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大城市的部分重点学校筛查中,脊柱异常的检出率甚至高达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16岁的青春期女孩更容易“中招”,发病率是男孩的1.5~4倍左右。这与女孩特殊的生长发育特点密切相关,比如青春期启动较早、雌激素水平变化、肌肉力量相对较弱等因素,都增加了患病风险。就像小树苗在暴风雨中容易弯曲一样,快速生长发育的青春期正是脊柱最“脆弱”的时候。

这些信号要当心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这些预警信号:

外观变化是最直观的警示(图2):

l 孩子站立时双肩明显一高一低,像歪斜的天平

l 后背一侧隆起,形成所谓的“剃刀背”

l 衣服领口总是莫名其妙地歪向一边

l 裤腰或裙腰经常不对称地歪斜

图片1.png

图2 正常和脊柱侧弯背部形态对比,通过“四横一竖”五条线初步判断是否疑似脊柱侧弯

姿势异常也需要警惕:

l 头部不自觉地偏向一侧

l 坐姿长期歪斜,像“歪脖子树”

l 站立时总喜欢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

l 走路时身体明显向一侧倾斜

功能改变更要重视:

l 运动时协调性突然变差

l 长时间坐立后容易疲劳喊累

l 原来擅长的体育项目突然表现退步

l 经常抱怨腰背酸痛不适

教您一个简单实用的“弯腰测试法”(图3):

ü 让孩子脱去上衣,双脚并拢站立

ü 膝盖伸直,慢慢向前弯腰90度

ü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

ü 从正后方观察孩子的背部

微信图片_20250710150156.png

图3 “弯腰测试法”也叫前屈试验(或Adam’s试验),左图选自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2021年)

如果发现一侧背部明显隆起,两侧不对称,就要提高警惕了。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建议每月做一次,最好选择固定时间,比如每月第一个周末的早晨。

科学诊断有妙招

如果发现异常迹象,不必过度惊慌。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多种可靠的诊断方法:

传统检查方法:

l X光检查(图1):就像给脊柱拍“证件照”,能清晰显示骨骼结构,目前依然是诊断脊柱侧弯的“金标准”

l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专业手法评估脊柱活动度

l 前屈试验(图3):观察弯腰时的背部对称性

新型检查技术:

ü 3D脊柱超声成像:我国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完全无辐射

ü 表面拓扑扫描:通过光学原理重建背部轮廓

ü 动态姿势分析:用高科技设备捕捉运动中的脊柱状态

特别要推荐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3D超声脊柱成像技术(图4)。这项技术有三大优势:

ü 绝对安全:完全无辐射,孕妇都能做

ü 精准动态:可以实时观察脊柱骨骼和肌肉状态

ü 经济便捷:检查快速,费用相对较低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常规筛查手段,帮助数万名青少年实现了脊柱健康的定期监测。

微信图片_20250710150308.png

图4 脊柱超声作为无辐射手段,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常规筛查手段。a:脊柱3D超声成像设备(Scolioscan®);b:特发性脊柱侧弯(胸弯)X线和对应脊柱侧超声图;c:特发性脊柱侧弯(腰弯)X线和对应脊柱侧超声图,图选自作者团队《Liu H, ...Xu S. Spine (Phila Pa 1976). 2025》

治疗要因人而异

值得欣慰的是,并非所有脊柱侧弯都需要手术治疗。根据弯曲程度,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

轻度侧弯(Cobb角<20度):

这是最佳的干预时期,重点在于:

ü 运动疗法:特定体育运动康复训练(PSSE)是目前最佳选择

ü 姿势矫正:培养“坐如钟、站如松”的好习惯

ü 物理治疗:通过专业手法改善肌肉平衡

ü 定期复查:每6~12个月随访一次

中度侧弯(Cobb角20~40度):

这个阶段需要更积极的干预:

ü 支具治疗:量身定制的“矫正盔甲”

ü 强化运动: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训练

ü 定期调整:随着生长发育调整治疗方案

ü 密切监测: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

脊柱侧弯支具治疗需专业定制(图5),日用型每天佩戴20小时以上,夜用型需整晚佩戴。初期可能有不适,需1~2周适应期,要注意皮肤护理。必须坚持佩戴至骨骼发育成熟,通常需要2~3年。矫正效果取决于佩戴时长和持续性,家长要做好监督。

微信图片_20250710150341.png

图5 a:特发性脊柱侧弯(中度)配戴支具正面观和背面观;b:特发性脊柱侧弯(重度)X线正侧位,需要手术治疗。注:a和b非同一患者

重度侧弯(Cobb角>40度)(图5):

这个阶段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ü 矫形手术:现代技术已很成熟

ü 生长棒技术:适合低龄患者

ü 术后康复:专业的恢复训练

ü 长期随访:监测矫形效果

现代脊柱侧弯手术已取得显著进步:采用适当微创技术减小创伤,配合术中导航提升精准度,实时神经监测确保安全,术后恢复时间也大幅缩短。

预防有妙招

预防永远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需要家庭、学校和孩子共同努力。

家庭预防包括培养正确姿势、科学运动锻炼及合理负重管理,具体为保持“三个90度”坐姿,每30分钟活动;每天锻炼1小时,重点加强核心肌群,游泳最佳;书包限重10%体重,建议双肩包并定期清理。这些习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更要注意。

学校防控脊柱侧弯要落实五项措施:将脊柱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配备可调节高度的课桌椅,开设脊柱健康专题课程,确保充足课间活动时间,并合理控制课后作业量。这些措施需要形成常态化机制,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初中阶段的学生群体。

这些误区要避开

在防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常见误区:

“长大自然好”误区:

事实:脊柱侧弯不会自愈,可能随生长加重

真相:就像小树长歪不干预会越来越歪

“一次正骨就好”误区:

事实:结构性侧弯需要系统治疗

真相:治标不治本可能延误病情

“支具影响发育”误区:

事实:专业支具不会限制生长

真相:就像牙套不影响牙齿发育

“手术风险大”误区:

事实:现代技术已很成熟安全

真相:风险可控,收益远大于风险

全社会在行动

令人欣慰的是,脊柱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重视:

在国家层面,相关部门已将脊柱侧弯纳入学生常见病监测体系,制定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课桌椅国家标准,并全面推进健康校园建设,从政策层面为青少年脊柱健康保驾护航。

在学校层面,防控措施正在逐步落实。各校定期开展脊柱健康筛查,推广使用可调节课桌椅,开设脊柱保健专题课程,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护网络。

家长在脊柱健康防护中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建议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健康讲座,及时关注孩子的筛查结果,在家中营造有利于脊柱健康的生活环境,并通过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正确姿势的榜样。

给家长的贴心建议

保持理性心态:既要重视早期筛查,也不必过度恐慌,科学认识疾病特点,避免盲目治疗。

建立健康档案:建议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数据,妥善保存各项检查报告,定期跟踪脊柱变化趋势。

寻求专业帮助:当发现问题时,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就诊,获取专业诊疗建议,切勿轻信没有科学依据的偏方。

关注心理健康: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及时疏导焦虑情绪,鼓励配合治疗。

做好长期管理:要注意,脊柱健康管理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治疗过程中要做好长期管理,遵医嘱定期复查评估效果,坚持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记住,脊柱就像房子的承重墙,支撑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让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平和的心态,共同守护孩子的脊柱健康。如果您发现任何异常,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早发现、早干预,让孩子挺起健康的脊梁,自信迎接美好未来!

作者:

徐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主治医师

董彦会 北京大学 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研究员

刘海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主任医师

审核:马军 北京大学 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教授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