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生物:那些“名不副实”的动物朋友
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多彩的生物构成了我们身边多样的自然环境。在动物学的领域,动物们的学名大多都取得简洁而直观,但也有一些并不能“顾名思义”的特殊案例。趁着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看看这些“名不副实”的动物朋友们吧。
一、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是人们所熟知的动物明星,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虽然叫“猫”,但其实,它们的血缘关系与熊类更为接近,分类学上也被归入熊科,与家猫所在的猫科并列。
在博物馆首次展出时,它们的横书标牌曾写作“猫熊”,意为“长得像猫的熊”。但由于当时从右向左的阅读习惯,游人误读成“熊猫”;此后,为了与同样食竹的小熊猫作区分,人们又为它增加了前缀,“大熊猫”这一名称便永久地流传了下来。
大熊猫(摄影:李飔)
二、斑鱼狗
听起来,这或许是一种犬类?其实,它们属于鸟纲-佛法僧目,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肉食性鸟类,而我们所熟知的家犬则属于哺乳纲-食肉目。
它们名字中的“斑”来源于它们黑白相杂的毛色,“鱼狗”来源于它们如猎犬一般迅猛的捕鱼姿态,它们也是众多“鱼狗”中惟一常在水面盘桓寻食的种类。
三、豪猪
豪猪又名箭猪,虽然叫“猪”,但其实是啮齿目动物,血缘关系更接近鼠类,与分类为偶蹄目的家猪大相径庭。
它们的中文名源于其形似家猪的嘴部,而“豪”则指代它们背部粗硬的棘刺,非常符合它们独特的防御形态。
豪猪(摄影:李玉珹)
四、大壁虎
壁虎是人们身边的动物邻居之一,虽然叫虎,但它们却不属于猫科,而是不折不扣的爬行动物。
以昆虫为食的它们是壁虎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30厘米。由于有在墙壁上攀缘的习性,且捕食时迅猛如虎,故人们以“百兽之王”的名字为它命名。
基因与环境的差异造就了纷繁的生物物种,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三个层级的生物多样性在气候稳定、水土保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既是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