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温天气
预防职业性高温中暑




高温天气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天气现象,若连续3天以上超过35℃则称为高温热浪。

什么是高温天气作业
高温天气作业,通常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可分为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三种。

WBGT指数
WBGT指数(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WBGT指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是摄氏度(℃),用以评价人体的平均热负荷。WBGT不是仅考虑气温,而是综合考虑气温、湿度、辐射热三者的影响,尤其是湿度的影响。

高温作业类型

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气温高、热辐射强度较大,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车间。

高温、高湿作业
气温高,湿度大,如纺织印染等。

夏季露天作业
如建筑、装卸搬运、环卫、快递、农作等。

引起职业性中暑的原因
引起职业性中暑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预防职业性高温中暑的方法

01
尽量减少长时间在露天环境中作业,避免在日光下暴晒。

02
佩戴有帽檐的帽子,或穿着防晒服装。

03
及时、定时补充水分,但不要喝冰水,可少量多次饮用常温的盐汽水或运动饮料。

04
注意补充蛋白质,如肉类、蛋奶类食物。

05
贴身准备些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药品。

06
如感觉不适或疲劳,应及时在阴凉处休息,必要时就医治疗。

如果发生了职业性高温中暑怎么办

01.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如空调房或树荫下),保持平卧体位,脱去多余衣物。

02.快速降温
物理降温:用冷水(15-20℃)喷洒或湿毛巾擦拭全身,重点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区域。配合扇风加速蒸发散热。
冰敷降温:在动脉搏动处(如颈部、腋下)放置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需用布料包裹)。
浸浴降温:将患者浸入冷水浴槽,保持头部抬高。

03.及时补充电解质
意识清醒者饮用含盐饮料(0.1-0.3%盐水或运动饮料),每小时不超过1L,避免咖啡因或酒精。

04.服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药物治疗,改善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肠胃不适症状。

05.就医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等补充水分,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可能需要实施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上海市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