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生存技能

探寻江南文化

为充分发挥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职能,加强中外青少年交流,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于2025年6月10日至18日开展印尼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国际研学实践活动。印尼青少年在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磨炼优良意志品质,学习野外生存技能,感悟“寻根”和归乡的目的,积极与亲朋好友分享“中国故事”,努力成为中国-印尼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野外生存实训

自主·协作·体验·创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淬炼生存技能

挑战自我极限

“选对竹子事半功倍,绑对绳结才能筑牢根基”刘洋老师说,在固定各类竹工具环节,学员们蹲在竹林里挑竹、量尺、劈竹——制作了竹桌椅、竹担架、竹筏,看到成品时大家成就感满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72小时野外生存:

智慧与勇气的巅峰对决

活动恰逢江南梅雨季,学员们乘地铁去超市采购食材,3天每人仅有70元预算,大家精打细算,采购结束后,背着物资冒雨徒步20公里返回营地,齐心协力搭建了帐篷,一起攻克生存挑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突破攻坚特训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反复训练科学方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技能训练:巧思与技艺的碰撞

李强老师反复教大家学习的绳结,不仅能让竹工具更稳定,也是这一关的“秘密武器”——绳结既能当攀高时的安全绳,也能做速降时的缓冲索。从16米高空跃下,听着绳子摩擦声,腿抖得像筛糠,高清林老师喊着:“手抓绳索,注意位置!”落地后,队友击掌欢呼!原来恐高,是可以被克服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体能训练:

毅力与体能的锤炼

蜂巢塔上,每一步都在突破心理障碍;攀岩墙上,岩点磨红了手掌,却磨不掉“再爬一点”的念头;铁人三项里,定向寻宝拼方向感,四轮骑行比耐力,皮划艇练协作;射箭场上,“屏息—瞄准—放箭”的专注,让靶心的“红点”成了最甜的勋章。龙舟活动不仅让学员们体验了江南文化,还领悟到“团队,就是所有人的‘安全绳’。”

韩妃江徒步

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et's go!”凌晨5点的绿舟,刘尧天老师一声令下,学员们背着前6天反复练习的装备(急救包、安全绳索、行动粮),向韩妃江出发!

有人上坡喘到说不出话,队友及时递来水;有人下坡腿软想放弃,身后的手拉一把:“我陪你!”路边的野花、溪水里的碎光、同伴的一句“加油”,都成了咬牙坚持的动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当终点的横幅在眼前展开,一种释然感油然而生——那些流过的汗、磨破的手掌、学过的技能,原来都是为了此刻的“自我超越”。

江南文化漫游

感受文化魅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坐水陆两栖车溅起水花,开卡丁车飙出速度,坐“跳楼机”尖叫着感受失重……学员们直喊:“还想再玩十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朱家角古镇,让“江南烟火”从课本钻进了舌尖;登东方明珠俯瞰上海,传统园林的雅致与陆家嘴的高楼交叠,原来“中华文明”可以是这样鲜活的模样。晚上围坐烧烤,聊徒步时的糗事、夸队友的助攻,原来最珍贵的‘生存技能’,是一起成长的我们。

寻根之旅

从分组搭帐篷到竹筏漂流,从高空速降到龙舟竞速——东方绿舟的每一步,都在悄悄告诉学员们:“生存”不仅是掌握必要技能,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对团队的信任,和永不放弃的心。当他们带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踏上归程,这些在绿舟种下的“闯关底气”,终将成为连接世界的青春纽带——这,正是东方绿舟作为中外青少年交流平台的使命,更是“寻根之旅”最动人的意义。

供稿:国际交流与教育研发部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