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公众对鳄鱼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 每年的6月17日被设立为世界鳄鱼日 。鳄鱼不是鱼,是鳄目和长、短吻鳄科的爬行动物,它们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温度决定性别,捕食猎物时采取“偷袭”、“坐等”和“死亡翻滚”等方式,是它们生存的秘诀。鳄鱼大多分布于非洲、亚洲、南北美洲和澳洲的热带区域,仅扬子鳄和美洲的短吻鳄生活在温带区域。

扬子鳄
在上海动物园的生态馆内生活着数十条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扬子鳄在古代也称作鼍(tu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鳄类,主要栖息于河流、湖泊、湿地等区域。

为了模拟扬子鳄野外栖息地的环境,饲养员持续对扬子鳄展区开展生态化改建,营造一种芦苇荡的沼泽生境。利用展区中的浅石滩,放置了泥土和石块,流水经过的时候,便形成了沼泽的环境。上面种植了本土的植物如芦苇、石菖蒲等,并抛撒了莲蓬头、(各种落叶)作为点缀。目前芦苇已经有个别枝丫在生长,相信不多久后势必会长成一大片芦苇丛,并能更好地给扬子鳄提供沼泽地的躲避空间。

在水中,有一艘沉船停靠在岸边,沉船的设置既作为扬子鳄的一个栖息点,又起到了水池和陆地的一个通道,所以饲养员保留了这个区域不去改动。在展区边上,饲养员用土堆出了一块较高的区域,放置树桩控制水位,上面种植了芦苇等植物,作为陆地环境供扬子鳄选择。经过调整,整个展区生态化面貌大幅提升,既有陆地,也有深浅不同的沼泽,还有水中沉船,这些区域都是扬子鳄适合生活的环境。改造完成后,观察到扬子鳄已经分别对这些区域进行了探索和停留栖息,可见对新环境还是非常满意的。


另外,考虑到(冬季)生态馆缺乏热点,饲养员在空旷处设置了两个热点,给扬子鳄提升体温,为了不影响游客观赏效果,在灯罩前面悬挂了树皮进行遮挡,放置热点后,扬子鳄经常在热点下休息。目前,对扬子鳄展区的微更新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接下来,饲养员会根据展出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给扬子鳄提供生态化的展示空间,满足它们的栖息需要。
扬子鳄是肉食性动物,在野外扬子鳄以淡水鱼虾,昆虫、螺蛳、河蚌、鸟类为主,有时捕食龟鳖、禽类以及小型哺乳类动物。在圈养条件下我们也给它们准备了河鲫鱼、小龙虾,泥鳅、螺蛳等扬子鳄在野外的常规食物,以满足它们的多种口味。除了食物我们还定期对扬子鳄进行行为训练,只要敲敲食物桶,它们就会朝你游过来,很是可爱。
鳄鱼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数千万年,尽管它们的名字中带有"鱼"字,但实际上它们与鱼类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顶级的捕食者,鳄鱼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它们、尊重它们,学会与它们和平共处,是我们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