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是蚊子
其实大不同


夏季闷热难眠,耳边嗡嗡声总让人心烦意乱。明明都是蚊子,有的叮完起小包,有的却能肿成硬币大。其实蚊子也有很多种类,认清它们的真面目,防蚊就能事半功倍。



白天杀手:伊蚊
俗称“花蚊子”,全身黑白花纹,是典型的昼出夜伏。它们战斗力强、飞行声音大。大白天都敢明目张胆出来咬人,被盯上时能清楚听见急促的嗡嗡声。叮咬处会迅速肿成硬币大的硬块,又红又痒像着了火,抓破还可能流黄水,可以传播登革热等疾病。

对付这种狠角色,长袖长裤是基本装备。阳台花盆底、院里的破瓦罐都是它们的产卵地,雨季要特别注意清理积水。被叮后马上用肥皂水清洗,涂点风油精能缓解灼烧感。


夜班工作者:淡色库蚊
这种棕黄色蚊子堪称"居家常客",黎明和傍晚是它的活跃期,专挑人睡觉时偷袭。它们体型中等,翅膀不带花纹。叮咬时动作轻柔,被咬后皮肤鼓起指甲盖大小的红包,瘙痒感像小火苗慢慢烧起来,能够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防库蚊要守好门窗,纱窗破个小洞它们就能钻进来。傍晚记得及时关灯,开盏灭蚊灯当"替死鬼"。发现它们在屋里转悠,用电蚊拍比杀虫剂更管用——库蚊飞行速度慢,一拍一个准。


偏嗜畜血:按蚊
翅膀带灰白斑点的按蚊多在黄昏出没,身体呈灰褐色,停落时头和屁股抬起,与水平面成一条斜线。

农村要重点防范这类蚊子,傍晚少去水田边溜达,睡觉挂好蚊帐。定期清理牲畜圈舍,这类蚊子兼吸人、畜血液,但偏向牛、马、驴等家畜血液,但是一旦叮咬人可以传播疟疾这样的严重疾病。

认清这三类蚊子,就像有了防蚊作战地图。
库蚊怕纱窗,伊蚊怕清理,按蚊怕蚊帐!
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护。
防蚊不仅是防痒,更是防病。
供稿:刘文涛
编辑:盛妤 吴佳倩
审稿:施建华

防蚊灭蚊,上海每两周开展一轮全市范围蚊虫集中控制!
先完成,再完美,不完美,也能出彩
轻松一呼,知“菌”情
治水的“大禹”——五苓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