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 中国商业航天十大影响力城市、园区及投资机构榜单》发布,榜单聚焦于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城市、园区和投资机构的影响力排名。
具体来看,在城市方面,北京凭借其在商业航天企业数量、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位居十大影响力城市之首。除北京外,其他上榜城市也各有特色,如西安在航天科研基础和人才储备方面表现出色,深圳则在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市场化程度上具有优势。
在园区影响力上,各地的航天产业园区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生态构建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展现出了不同的亮点,为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投资机构方面,多家机构因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活跃投资和对创新企业的挖掘培育能力而入选榜单。
这些投资机构不仅关注商业航天的技术创新,还注重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市场潜力,为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资源对接。整体而言,该榜单展现了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在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推动下的蓬勃发展趋势,也为相关从业者和关注者提供了参考和指引,有助于促进商业航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源整合。
这个榜单很长,但并不令人感到欣慰,反而有一些忧虑。事实上,这个榜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冷热不均的失衡状态。
从外部来看,概念热、资本热、政策热叠加,前景一片光明。但从内部来看,对应的却是技术冷(核心技术难以突破)、需求冷(民用市场未起)、财政冷(税收贡献极低)的窘境。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状,揭示了商业航天远未形成健康的内生循环。
对于中国商业航天而言,真正的“影响力”,不应仅看资源投入的“热度”,更需关注技术突破的“深度”、市场应用的“广度”和产业贡献的“实度”。


分享、在看与点赞
我们一起关注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