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手艺,增进亲子互动,5月18日下午,堡镇科协、银杏书院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动竹节人”非遗手工制作活动。活动特邀惠民科普直通车科技志愿者陈赛老师现场指导,通过“视频+实践”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图片

竹节生辉: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图片

竹节人,这一起源于南北朝的传统手工艺品,以竹为骨、以线为筋,历经千年演变,成为承载中华文化的“东方玉雕”。活动中,陈赛老师从《竹节人》课文切入,通过视频展示与实物讲解,孩子们了解到竹节人的制作工序,其精巧的关节设计与动态美学,令在场学生赞叹不已。

图片

巧手匠心:课本知识“活”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在,让我们把语文书里的竹节人变成现实!”随着陈赛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材料包。在老师指导下,孩子们或屏息穿线,或热烈讨论,欢声笑语中,一个个手持刀枪、脚踏擂台的竹节人逐渐成型。

斗智斗勇:传统玩具激活课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制作完毕,孩子们操控着亲手制作的竹节人展开“对决”,有的竹节人挥臂“扫堂腿”,有的则灵活“后空翻”,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

图片

非遗新体验:科普赋能文化传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活动让青少年在“做中学”中感悟了工匠精神,让书本知识在实践中“活”了起来,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展示各自引以为豪的竹节人作品,这些跃动的竹小人,已然成为最鲜活的科普风景线。

信息来源:宜居堡镇

崇明公众号

崇明科普 科普你的生活

崇明区科学技术协会

▇ 扫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