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4月30日公众科学记录总结
PART 1
从4月1日-4月30日,共收集了324条数据,其中3条为非路杀数据,经筛选后,共有321条有效数据。其中哺乳类51条;鸟类78条;爬行类68条;两栖类101条;猫10条;狗3条;家禽家畜3条;未识别7条。
PART 2
数据上传最多的用户为:
ID1459(黄子睿;32条)
ID834(鲯鳅君(收尸者);22条)
ID13(Haru;21条)
ID805(黄耀良;20条)
ID4214(山水之间;20条)
ID3033(鸽子;11条)
ID3043(南天竹;11条)等……
感谢大家为小生命停留驻足的每一分钟!
PART 3
路杀生物类群统计
哺乳纲
MAMMALIA
保护等级
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二级
赤狐
Vulpes vulpes
二级
鸟纲
AVES
保护等级
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
二级
白马鸡
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二级
雀鹰
Accipiter nisus
二级
勺鸡
Pucrasia macrolopha
二级
爬行纲
REPTILIA
保护等级
黑疣大壁虎
Gekko reevesii
二级
两栖纲
AMPHIBIA
保护等级
虎纹蛙
Hoplobatrachus chinensis
二级
4月1日-4月30日记录的已识别物种名录
(加粗字体均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哺乳类(13种): 豹猫、赤腹松鼠、赤狐、臭鼩、大耳猬、东北刺猬、褐家鼠、红毛王鼠、黄腹鼬、黄鼬、小麂、鼬獾、猪獾;
鸟类(29种):白腹蓝鶲、白马鸡、白头鹎、白胸苦恶鸟、斑胸钩嘴鹛、褐翅鸦鹃、红头穗鹛、虎斑地鸫、黄眉柳莺、灰背鸫、灰头鹀、灰头鸦雀、灰喜鹊、家燕、金翅雀、栗腹矶鸫、鳞头树莺、麻雀、普通𫛭、雀鹰、鹊鸲、山斑鸠、勺鸡、乌鸫、喜鹊、小鹀、珠颈斑鸠、紫啸鸫、棕头鸦雀;
爬行类(31种):白条锦蛇、北草蜥、变色树蜥、短尾蝮、多线南蜥、峨眉草蜥、繁花林蛇、黑眉锦蛇、黑疣大壁虎、横纹钝头蛇、红脖颈槽蛇、虎斑颈槽蛇、滑鼠蛇、黄斑渔游蛇、黄脊游蛇、黄链蛇、灰鼠蛇、拉萨岩蜥、蓝尾石龙子、丽纹龙蜥、南滑蜥、宁波滑蜥、双斑锦蛇、铜蜓蜥、王锦蛇、细白环蛇、银环蛇、原尾蜥虎、中华石龙子、紫灰锦蛇、棕背树蜥;
两栖类(15种):虎纹蛙、布氏泛树蛙、川村陆蛙、大树蛙、黑斑侧褶蛙、黑眶蟾蜍、湖北侧褶蛙、花姬蛙、花狭口蛙、金线侧褶蛙、阔褶水蛙、饰纹姬蛙、泽陆蛙、沼水蛙、中华蟾蜍;
家禽家畜:家鸽;
猫;狗。
Tips:不需要上传路杀(或其他死因)的昆虫、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哦~
蝴蝶no!步甲no!蚯蚓no!蜘蛛no!瓢虫no!
PART 4
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公众科学家的支持,越来越多新用户的加入为公众科学家团体注入了新的活力,每月的数据排行榜上的也出现了很多新鲜热乎的ID,目前小程序用户数已经将近22000人!
在未来,我们也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我们“全国动物路杀调查记录”的公众科学项目中来,随手将发现的路杀动物尸体拍照记录下来,随时随地上传到“路杀生物调查记录”小程序,为路杀研究提供宝贵数据。

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工作人员好友,我们将邀请您加入志愿者调查群。
4月部分记录分享
(图片略血腥请选择性观看)

白马鸡为马鸡属最大鸟类,是我国的特有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西藏、云南、四川以及青海地区。常栖息在高海拔地区的高山云冷杉林、灌丛、草甸和农田。婚配制度通常为一雌一雄单配制,雌雄共同育雏。大部分时间集群活动,群内存在等级关系。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根、茎、叶、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食昆虫和蠕虫等动物。其分布区为高山云杉林带,受到过度采伐的影响,数量减少。除了对其栖息地的恢复和保护,藏区中藏民的宗教民俗对于该物种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双斑锦蛇,本月共收集到三条该物种的数据。其广泛分布在我国安徽、重庆、甘肃、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和浙江等地。生活在平原、丘陵旷野地区。双斑锦蛇性格驯良胆怯,主要以鼠类和蜥蜴类为食。可以捕食鼠类,野生个体对控制啮齿类动物的种群增长有积极作用。

蓝尾石龙子,广泛分布在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和琉球群岛。常栖息在山区路旁的草丛石堆、树林下溪边的石堆杂草中,多见于阳光能照射的山坡,受到惊扰后会进入草丛、土洞或石缝中躲避。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夏季食性较春季更为广泛。可捕食多种害虫,对农林业有益。
More
鉴定组:摇光、Haru
若有鉴定失误,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以上图片均出自于项目组及路杀生物调查项目志愿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商用,谢谢。
2025年4月小程序收集的部分路杀数据
Tips:仅为用户4月上传数据。
赤狐

2025.0406
Haru-西藏那曲
雀鹰

2025.0426
ID641-西藏拉萨
豹猫

2025.0421
ID690-贵州六盘水
虎纹蛙

2025.0423
ID834-湖北荆州
北草蜥

2025.0410
ID3043-江西上饶
银环蛇

2025.0427
ID958-湖南郴州
褐翅鸦鹃

2025.0418
ID2320-福建福州
大耳猬

2025.0426
ID2338-新疆巴州
繁花林蛇

2025.0418
ID3069-海南东方
黑疣大壁虎

2025.0416
ID19526-广东惠州
斑胸钩嘴鹛

2025.0423
ID20205-湖北襄阳
作为公众科学家能做的其实有很多,如果在路上看到了动物尸体,随手记录上传到微信‘路杀生物调查记录’小程序就是对后续缓解路杀事件发生的最大支持。只有足够的数据支撑,通过科学的分析,确定路杀发生的热点区域,探究影响该区域的路杀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才能针对不同的动物类群采取不同的缓解方式。
大体型动物: 例如虎、豹、象等具有较大的栖息或分布范围的物种,需要沿着该类群的固定迁徙通道建立大型交叉结构。

©Alterra, VINCI Autoroutes
中等体型动物: 例如黄鼬、貉、獾等,由于这类动物往往需要适当大小的家域范围,需要在相邻栖息地之间设定间隔较小的交叉结构,但该类动物往往会用鱼类通道或为了排水而安装的涵洞,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VINCI Autoroutes, L'annex
小体型动物:例如蛙、蝾螈、蛇等,该类群回在邻近的栖息地之间进行季节性移动,它们往往会从较小的过渡结构(管道、涵洞、围栏等)中受益。

各位朋友如果见到以上相关生态通道,或者疑似通道,欢迎扫下方二维码上传位点及图片!也可以直接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发送信息。(请帮忙打个经纬度位点,并且估算长宽高和直径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第3号). [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t20210205_6361296.htm].
[2] 郑光美. (2023).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3] 生态环境部, 中国科学院. (2023).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 检索自: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2305/t20230522_1030745.html?keywords=
[4] 王剀, 任金龙, 陈宏满, 吕植桐, 郭宪光, 蒋珂, 陈进民, 李家堂, 郭鹏, 王英永, 车静. (2020).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更新名录. 生物多样性, 28(2), 189-218.
[5] 汪松. (1998).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 北京:科学出版社.
[6] 赵超 & 郭冬生.(2016).白马鸡.生物学通报,51(06),42.
[7] 那顺得力格尔,张逦嘉 & 鲍伟东.(2010).内蒙古蛇类新纪录——双斑锦蛇.动物学杂志,45(03),168-169.
[8]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1998). 中国动物志 爬行纲 第三卷 [有鳞目: 蛇亚目] (pp. 134–137). 科学出版社.
[9]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2016). 中国动物志 爬行纲 第二卷 [有鳞目: 蜥蜴亚目] (pp. 290–296). 科学出版社.
如果您在日常中发现了路杀动物,我们希望您可以为它停留一分钟,随手上传记录。

路杀生物调查记录小程序

项目组工作人员微信
文字 / 夹心巧克力小豆子
图片 / 全体志愿者
路杀logo图设计 / 王雨溪
校对 / Haru、摇光
审核 / 李忠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