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后,已经踏上了生活的正轨,稍显安顿时,你曾深爱却抛你而去的恋人突然闯进你的生活,住进你的家,并且不断地像对账般呼唤起你过去所做的等待、和感受到的遗憾。你要如何反应?阿伦雷乃在他的杰作《莫里埃尔》中,抛出了这个情感纠葛。《莫里埃尔》中,雷乃镜下的时间流逝像生活中时常出现倒头就睡、胡乱度过的那几天,回忆一天的内容只留下一些无关紧要内容几帧闪过,像埃莱娜突然出现在咖啡馆,像埃莱娜急冲冲去向哪里,又或者是不断地操劳着家务(给客人铺床、利落地准备有品位的晚餐……),德菲因尽职地完成她拿手的中产阶级女性好戏:在外总带体面微笑、妆发精致的女人。作为塞里格和雷乃的第二次合作,雷乃曾盛赞她的才华,说塞里格拥有一种罕见的能力,能将他电影中近乎梦游般的角色(如《马里昂巴德》中的A、以及这里的埃莱娜)演绎得极具说服力。这几乎是抽象雷乃和观众之间最需要的“沟通桥梁”。在布洛涅城市街头漫游的段落中,古董店独白部分全部来自于塞里格的即兴表演,天才演员大多不喜排练,更难得的是导演也给足发挥空间,前后三次合作的老搭档默契非凡。雷乃是塞里格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因为“他从不告诉我该怎么演,而是让我去发现角色内心的迷宫”。在一场关键场景中,埃莱娜从平静的对话突然转入情感崩溃,“我们那个时候是相爱的,对吗”,两种状态之间没有任何过渡——就像记忆本身突然入侵当下那样突兀而真实。我们这时才隐隐约约地知道,埃莱娜可能并没有“放下”。这样的“没放下”也体现在埃莱娜与男主角欲言又止的互动中。久别重逢,有人想要破镜重圆,埃莱娜又想触碰,又嫌尴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拥有创伤记忆的继子贝尔纳,他不断用谎言重构过去,折磨致死的女孩篡改成自己生病的女友,而埃莱娜则被高清的真实记忆囚禁——真是不知道哪一种更痛苦。埃莱娜来到旧火车站,有人路过她、告诉她:这里火车已经不停了。都变了。埃莱娜又是那样一个“怔怔的”表情。她是一个不想变的人。《莫里埃尔》剧照,由Tamasa Distibution 提供六十年后的今天,当电影表演越来越倾向于外在展示时,塞里格的内省式表演依然保持着震撼人心的力量,简单的脸谱表情并不能诠释生活的复杂性,欲言又止、无话可说才是生活的常态,塞里格在《莫里埃尔》中细致地琢磨出一套“怔怔的”表情,作为一个表面上精致的容器,却在体内消化着弯绕的情感。她的表演方式开创了一种新的女性银幕形象——不再是男性的欲望对象,而是复杂、自主的精神主体,这样的传统在如今的欧洲艺术片女演员中一脉相承,伊莎贝尔·于佩尔和朱丽叶·比诺什身上都能看到塞里格的风格留存:饰演千万种不同角色,却仍然拥有强大的主体性、都像她们自己。雷乃口中的塞里格气质既现代又永恒,“她像是从另一个时空走来的人,既属于过去,又属于未来。这正是《莫里埃尔》需要的——一个被时间困住的灵魂”。到头来,结尾那间屋子是对它女主人的隐喻:现代建筑中堆满各种各样全世界各地的古董家具,不同时区和风格的物品在同一间屋子里打乱时间参照,让人有点不知所措,就像寄居在记忆之中、不愿变的埃莱娜。而对于塞里格而言,一次又一次地打磨令她成为引人注目的欧洲艺术片女王,并且尝试了更多反叛的角色,在晚年的一次访谈中,雷乃回顾与塞里格的合作时说: “德菲因是我见过最自由的演员。她不属于任何流派,只属于电影本身。”雷乃与塞里格
《莫里埃尔》上一次与上海观众见面,已经是11年前了。2014年雷乃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纵情一曲》世界首映三周后,便离开了人世。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向大师致敬”单元紧急加入了“阿伦·雷乃回顾展”专题,里面就包含了《莫里埃尔》等8部影片。
2015 年,《莫里埃尔》的 2K修复版本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资助,根据原始35mm 胶片完成修复。该版本在杜比剧场的画质呈现极其细腻,棕色调的美感惊人,声音处理同样非常惊艳。修复版完成十年后来到上海,实属缘分,是补全阿伦·雷乃大师电影的绝佳机会!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上海电影博物馆主办的“缪斯的多重曝光:德菲因·塞里格逝世35周年纪念影展”明日即将收官。本次影展精选塞里格新浪潮时期至女性主义实践阶段的七部经典作品:1960年代确立其银幕地位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莫里埃尔》;1970年代初展现其百变气质的《驴皮公主》《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1975年展现其后期艺术生涯多元成就的《印度之歌》《阿洛漪丝》和《倾斜的花园》,后两部为影片4K修复版的内地首映。购票方式:淘票票、猫眼线上购票,上海影城线下购票票价:线上平台4K影片85元/张,非4K影片75元/张;上海影城线下购票4K影片80元/张,非4K影片70元/张购票链接:扫描下方任一二维码可跳转影院页面,选择相应影片即可购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