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季来临,
上海动物园的孔雀王子们开启了炫耀模式,
它们展开华丽的“尾巴”,
昂首挺胸的展现自己。
那么你知道孔雀开屏的原因吗?
首先,当然是求偶啦!
每到繁殖季,雄孔雀就会频繁开屏,但它们的目标观众只有雌孔雀。而雌性的审美标准,可能和人类不太一样。
“拖个这么大尾巴还能活下来?厉害!” → 说明雄孔雀足够强壮、聪明,能逃避天敌。
“颜色这么闪亮?健康!” → 鲜艳的羽毛意味着没有寄生虫,免疫力强。
另外,还能起到威慑作用!
孔雀开屏不全是求偶,有时是为了吓退敌人。所以在动物园里,孔雀对着游客开屏,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惹恼了它。
“眼睛”恐吓:羽毛上无数眼斑模拟捕食者的瞳孔,让对手犹豫。
沙沙声警告:快速抖动羽毛,发出高频声响,模拟蛇类的威慑信号。
体型放大:展开后显得更大,让天敌不敢轻易攻击。
开屏的真相:不是尾巴,而是“尾上覆羽”
人们常以为孔雀开屏时展开的是尾巴,其实那华丽的大扇子是尾上覆羽(tail covert feathers)——一种极度延长的羽毛。真正的尾巴藏在下面,短小精悍,像一把小扇子。

雄孔雀的尾上覆羽可达1.5米,占体长的60%以上。
每根覆羽末端有**“眼斑”**(ocelli),由复杂的结构色构成,能反射金属光泽。
除了孔雀,在广袤的鸟类王国中,还有许多生灵同样掌握着这门"开屏"的艺术。
西方松鸡 Tetrao urogallus
海南孔雀雉 Polyplectron katsumatae
新几内亚极乐鸟 Paradisaea raggiana
鸟类的"开屏"行为是亿万年来进化博弈的杰作——每一片羽毛的闪烁,都是基因与自然选择的胜利宣言。当我们在欣赏这些华美的“表演”时,也应提高保护意识,尊重自然。
本文部分照片摘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是出于传播更多科普知识的目的。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图:姚君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