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不语,只是一味的共鸣。】

职场焦虑、隐形内耗、情绪透支……这些“看不见的伤”正侵蚀千万劳动者的健康。小U呼吁,牛马打工人别再说忍忍就过去了!

职场心理健康可不是“矫情”!

上海市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

超1/3的职场人存在抑郁情绪。研究表明,长期焦虑、抑郁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引发高血压等。此外,心理问题易伴随失眠、免疫力下降等状况,这会使得感冒、过敏等日常小病频发,重大疾病潜伏风险升高。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以直接触发生理疾病,而现代社会,大部分打工人一天至少有8小时处于职场,因此职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自测!当代打工人职场“心伤“,你中了几条?

职业紧张

当工作实际需求与劳动者能力、资源或预期不匹配时,可能会产生的对身体或精神有害的反应。可表现为心率加快,情绪波动(易怒、烦躁、过度警觉);越是加班赶工,实际产出反而降低。

职业倦怠

由长期工作压力未有效缓解所致,核心特征是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可表现为持续身心疲惫,情感资源枯竭,如“下班后彻底不想说话”;对工作对象冷漠疏离;自我价值感崩塌,认为工作“无意义”,伴随强烈自我否定。

广泛性焦虑

对工作风险过度担忧,伴随躯体症状(手抖、失眠)。

完美主义强迫

非理性追求高标准,导致自我攻击与效率反噬,工作效率较低,决策瘫痪风险升高。

职场“心”问题,小U来支招

打工人自救指南

科学减压: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次,皮质醇速降神器!写压力日记,用纸笔列出压力源,区分可控和不可控,如可控:任务拆解,不可控:老板脾气!思维重构,“我必须做好所有事”换为“我尽力而为,允许自己不完美”。

 建立边界:下班后设立无工作消息时间,利用手机专注模式自动屏蔽工作app通知,或设置邮箱自动回复(如“您的邮件已收到,我将在明早9点后处理”)。

✅ 求助有道:自我调节不等于不需要帮助,若出现持续失眠、情绪低落、躯体化症状(如头痛、胃痛),应及时求助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让我们一起关注职业人群心理状态,共建健康职场!

参考文献 -

[1]陆唯怡,张舒娴,朱静芬.上海部分企业职业人群健康素养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40(10):1183-1189. 

[2]樊林峰. 职业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综述 [J]. 心理月刊, 2025, 20 (01): 229-232. DOI:10.19738/j.cnki.psy.2025.01.066. 

[3]魏志权,张建国,孙利文,等.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唾液皮质醇、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现状及关系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4,42(06):705-710+715.DOI: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4.06.002.

/健康科普

撰稿 | 环职科 马一鸣

审核 | 王文朋 沈奕峰

编辑 | U编辑部

图片来源 | 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宣传,非商用,如侵权请联系沟通删除)

图片
图片

喜欢就奖励小U一个👍和在看呗~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