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麻疹最近在美国卷土重来,在疫情最严峻的德克萨斯州,超半数病例为19岁以下青少年,3名死亡病例中有两名为儿童(分别为6岁和8岁),这是2015年以来美国首次出现麻疹死亡病例。

被低估的
“儿童杀手”
需要您的重视
来自世卫组织的重要信息
✦ 疫苗接种在预防麻疹方面非常有效,在过去50年估计挽救了9400万人的生命。
✦ 2000-2021年期间,麻疹免疫接种使麻疹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76.1万人下降到2021年的12.8万人。
✦ 尽管世卫组织六大区都承诺了麻疹消除,但截至2023年底,没有一个区成功实现并保持麻疹消除。全球估计仍有10.75万人死于麻疹,其中大多数为5岁以下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足的儿童。
✦ 在2023年,接种首剂麻疹疫苗的儿童比例为83%,远低于2019年的86%,2200万儿童漏种第一剂麻疹疫苗。使得所有未接种疫苗的儿童面临风险。
✦ 在疫苗所拯救的儿童生命数目中,60%归功于麻疹疫苗。

measles
01
麻疹为何容易传播
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在一个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名麻疹患者可以传染18个人。
人群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对麻疹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暴露后的显性感染率达到 90%以上。除儿童外,成年人也可能因为接种疫苗或免疫力下降而感染。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 天内都有传染性,前驱期最强,免疫力低下患者传染期可延长。
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是麻疹主要的传播途径。麻疹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中。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measles.
02
麻疹临床特征
典型症状是“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
病程四阶段:
潜伏期(7-21天,一般10~14 天):在潜伏期末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前驱期(2-4天):主要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和眼结膜炎所致的卡他症状。发热2-3天后,90%以上的患者口腔颊粘膜周围可见0.5~1mm白色、浅灰色隆起,基底发红,可发生融合的蓝白色斑点,称柯氏斑(Koplik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标志。

出疹期:发热2-5天后可出现特征性皮疹,为玫瑰色丘疹,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恢复期: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2-3周皮疹消退。
measles.
03
麻疹——被低估的杀手
麻疹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的主要是它的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麻疹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喉炎:以2-3岁以下小儿多见,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喉部组织水肿。严重时须气管切开。
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占麻疹死亡率的90%以上。主要为麻疹病毒所致间质性肺炎,亦可继发细菌及其他病毒性肺炎,多发生于出疹期,是引起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肌炎:2岁以下婴幼儿易致心肌病变。
脑炎:可能会发生麻疹脑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①麻疹脑炎的发病率为0.015-0.5%,主要为麻疹病毒直接侵犯脑组织所致,病死率约为15%。
②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又称道森脑炎,是麻疹的一种远期并发症,主要侵犯12岁以下儿童,8-10岁为发病高峰期,是一种罕见的致死性慢性进行性脑退行性病变,发病率 1/100 万,多发生于2 岁前患过麻疹的儿童,预后差。

小案例

英国BBC曾报道一名6岁儿童死于SSPE的案例 ,这名男孩在2014年感染了麻疹并康复,当时2岁。2019年,他的母亲发现他经常走路失去平衡,入院后,经过腰椎穿刺和核磁共振检查,他被确诊为SSPE,几周后去世。她的母亲在报道中呼吁大家接种疫苗,因为她的儿子如果接种了麻腮风疫苗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
measles.
04
防住麻疹,关键在疫苗!
麻疹病毒虽然传播力强,但只有1个血清型且抗原稳定,人类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
自2020年6月起,我国实施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的免疫策略。完成全程接种后,疫苗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
目前上海地区麻腮风联合疫苗的接种程序是:8月龄、18月龄和6周岁各接种一剂麻腮风疫苗。

疾控敏敏为你“解冻冷知识”
麻疹被用作卫生系统在儿童期提供基本疫苗免疫能力的指标,是疫苗免疫工作方面“矿井中的金丝雀”
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一比喻源自矿井中使用金丝雀来检测有害气体的做法。金丝雀对有害气体非常敏感,一旦出现危险,金丝雀会首先受到影响,从而警示矿工们撤离。同样,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效果可以作为公共卫生系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地区的麻疹疫苗接种率下降,那么该地区的公共卫生系统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麻疹诊疗方案(2024 年版)》
撰稿:dongli
编辑:郭炜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