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内藏石多年
抽丝剥茧解谜题



案例回顾:脐内的“秘密”
→
脐部隐隐作痛
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阿婆,因二十余年前曾行腹部手术,术后有感染换药直至愈合,之后不敢轻易清洗自己的脐部。近几年,阿婆总感觉脐部有隐隐作痛,多次去医院寻求帮助,但是都未明显缓解。
→
李琦换药室“抽丝剥茧”
深受困扰的阿婆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我院李琦换药室,护士小赵仔细观察了脐部,发现脐孔上方皮肤互相粘连形成桥状,不用专用器械根本看不到脐孔,日常清洗比较困难,以致非常容易污垢积聚形成感染源。
→
探针螺旋法“一探究竟”
轻压腹部是柔软的,但脐孔处稍微有点硬,稍有疼痛,用探针螺旋法清洗脐孔深处,有略带黑色的分泌物通过细细的棉条带出,再探进深处,感觉有一硬物阻力。
根据经验,小赵判断这类情况是由于脐内不明物质与肚脐周围的皮肤和组织紧密相连,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损伤或感染。这类情况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于是,小赵联系了外科王医生一起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在医生的协助下,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谨慎,小赵护士小心翼翼地分离粘连的皮肤,成功切断了脐孔上异常的“桥”,完全暴露脐孔,手法掏出,移出异物,再次彻底清洗、消毒、探查有无残留物。
脐孔底部皮肤完好,被取出的异物形状如结石基本包裹完好,直径约1.5厘米,这真是不可思议啊,这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终于水落石出!
阿婆心声:多年的疼痛不适终于有了答案
“以前总觉得是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小毛病很正常,也是因为以前这里做过手术,之后换药换了很长时间才愈合,就一直不敢清洗肚脐眼,没想到久而久之会形成这么块石头折磨我,让我吃不好睡不好!”阿婆握着小赵的手感激地说,“多亏了赵老师,不然我可能一直都不会发现这个秘密,真是太感谢啦!”
后续康复与护理
石头被成功取出后,小赵还为阿婆制定了详细的后续护理计划。叮嘱阿婆要保持肚脐眼周围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再次感染。在小赵的精心护理下,阿婆的肚脐眼恢复了健康,不仅摆脱了之前的疼痛不适,又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自信。
医学解读:脐孔结石的成因与危害
脐孔结石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或长期未清理脐孔,导致污垢堆积、钙化形成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感染、炎症,甚至影响周围组织的健康。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日常护理中,不仅要关注伤口本身,还要注意患者身体的其他细节。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对一些轻微的不适习以为常,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更加细心和专业。”
健康科普:提升生活品质
肚脐眼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部位,但它也可能成为疾病侵袭的入口。因此,我们应该定期清洁肚脐眼,保持其干燥和清洁,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当脐部受伤了如何进行伤口愈合后的护理呢?
保持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洗液轻轻清洗脐部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确保脐部完全干燥,因为过于湿润环境容易滋生细菌。
避免摩擦和刺激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紧身衣物摩擦脐部。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会刺激伤口。
避免剧烈运动
在伤口完全愈合前,避免进行可能拉扯或压迫脐部的剧烈运动或活动。
避免自行处理
不要自行剪除或撕扯伤口周围的死皮或结痂,这可能会导致感染或延迟愈合,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处理。
来源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