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创实践 博动未来

2025年4月3日,黄浦江畔暖风轻拂,“联创实践 博动未来——2025工业文明联盟社会实践教育专员系列培训”在上海电信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市教委等十三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上海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意见》精神,深化“三公里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创新实践,推动劳动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融合发展。

上海工业文明联盟成员、教育专家及业界同仁参与了此次培训。首先,与会者参观了上海电信博物馆。清末电报房复原场景里,陈旧电报机、斑驳电报稿纸带着古朴韵味,诉说着工业文明初期通信技术艰难起步的往事,是其在通信领域萌芽的珍贵见证;步入5G智慧展厅,前沿科技光彩夺目,高速网络传输、智能通信应用彰显着当代工业文明在通信领域的卓越成就。馆内文物与互动装置相辅相成,文物如工业文明长河中的星辰,互动装置搭建起与历史、科技互动的桥梁,生动诠释了“科技传承与时代记忆”的融合。作为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该馆完整呈现通信技术演变历程,让工业文明传承鲜活可感,参观者在领略科技魅力的同时,深刻领悟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随后的专题分享环节由上海纺织博物馆贾一亮馆长担任主持,她以风趣而不失专业的风格开场,为现场营造出轻松且充满求知欲的氛围。在简短致辞后,贾馆长将话筒依次交给三位主讲人,一场关于纺织领域前沿探索的深度交流就此展开:

庄瑜教授,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在《教育强国背景下上海工业类博物馆的实践育人途径》的专题分享中,全面阐述了上海工业类博物馆的丰富资源与实践育人潜力。她指出,上海工业类博物馆涵盖玻璃、纺织、无线电、汽车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上海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是实践育人的宝贵资源。然而,面对城市名片效应不足、技术融合度低、陈展方式单一等挑战,庄瑜教授提出了构建教育生态、深化馆校合作、融入学科教学等创新策略。她强调,通过馆校协同育人,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共同打造“大思政课”品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她还倡导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她呼吁政府、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上海工业类博物馆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张智梅,上海电信博物馆科教专员,在《走进上海电信博物馆——探索通信科技,传承时代记忆》专题分享中,生动呈现了通信科技如何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育人载体。她介绍了博物馆珍藏的重要通信文物,如世界上第一部中文电码书《电报新编》,该书于1871年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中国出版并投入使用,承载着几代电信人“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见证了从“莫尔斯电码”到“云书信”“5G+”的沧桑巨变。张智梅专员还透露,博物馆将推出“小小电报员”等沉浸式职业体验课程,通过摩尔斯电码发报体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发报机,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与重要性,感受早期通信的严谨与趣味;借助5G+AI未来实验室,利用VR技术体验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等领域的智能化变革,直观了解通信技术对生活的改变。此外,她展望了通信技术的未来,介绍了海底电缆、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欲望,并计划组织学生参与“探馆打卡”趣游博物馆、电信知识讲座等社会实践拓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养。

张掌印,上海爱工作信息科技总经理,在《社会实践教育的数智化交互体验——以上海纺织博物馆为例》专题分享中,深入阐述了数智化技术在社会实践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他特别提到了其团队开发的AR工业探索系统在上海纺织博物馆的成功落地,该系统通过虚实交互技术,让织布机等传统工业设备“开口说话”,为参观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他指出,传统博物馆参观和劳动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青少年的需求,而数智化技术,如3D互联网和AI,能够构建更生动、更具参与感的学习场景,突破物理限制,使学生能够在“穿越”历史场景的同时,亲身体验纺织工艺的演变,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脉络。此外,他还分享了惠融宇平台在数智化教育领域的探索成果,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实践教育与尖端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博物馆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的“外滩工业文明沉浸式Citywalk”,由上海电信博物馆的资深讲解员谈佳莹,带领与会教育专员们循着电报大楼、招商银行旧址等历史建筑现场讲解,探索“外滩背后的工业文明密码”,揭示外滩如何从“远东金融街”蜕变为“工业文明展示廊”的转型历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随着暮色降临黄浦江畔,2025工业文明联盟社会实践教育专员系列培训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此次活动紧扣《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上海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意见》战略部署,围绕“联创实践 博动未来”核心主题,通过理论研讨、场馆体验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的方式,携手探索教育与工业文化融合的新路径,依托“三公里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圈”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育人效能,共筑具有上海风范与时代特征的实践教育新范式,为新时代育人蓝图注入新动力。
上海市工业文明联盟是在上海市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由上海纺织博物馆牵头,30余家场馆自愿组成的非盈利性行业联合体,于2016年10月正式成立。成立至今,联盟一直在发展壮大,不断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合作交流方式。
-END-
欢迎关注
撰文 | 王 雯
摄影&编辑 | 戴 璐
审核 | 贾一亮
场馆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澳门路150号
咨询电话:(021)62996969-101
开放时间:周二~日 9:30~16:00(周一及春节闭馆)
交通信息:轨交13号线(江宁路站1号口),公交105、76、64(昌化路澳门路站)
Add:No.150,AoMen Rd,PuTuo Dist,Shanghai,P.R.C
Tel:(021)62996969-101
Open: 9:30-16:00 (exp.Monday &Spring Festival)
Metro: Line 13(Jiangning Rd)
Bus: No.105,No.76,No.64(Changhua Rd,AoMen 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