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朋友圈中公认的“夜行动物”,白天的时间属于工作,属于社交,属于生存,只有夜晚才是自己的舞台。周末的强制补觉是他的“熬夜保险”。
这样的生活作息是不是你的常态?
但是,即便强制补觉,身体也会时常感到乏力困倦。
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补觉肯定是有用的!
不过
你的补觉方法可能出现了问题!

专家研究表明:工作日睡眠时间<6小时的人群,周末补觉时长>2小时,可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70%。周末补觉时长>2 小时,还能降低抑郁症的患病风险。
那既然这样,
为什么你补完觉后还是乏力呢?
那是因为你补的 太 多 了 !!!

周末多睡2小时左右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最佳时长。相反,补觉时间过短(1~2小时)达不到补觉效果,补觉时间过长(≥3小时)会打乱正常的生物钟影响健康。所以,如果想补觉,在7~9小时的正常睡眠时长基础上,增加2小时即可,即延长至9~11个小时。同时记得要早睡晚起,夜间以21∶00- 22∶00 开始睡觉,23点已处于酣睡状态为最佳。
温馨提示:在22∶00-23∶00之间睡觉,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在24∶00及以后入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最高。

虽然补觉能让我们暂时“回归元气”,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工作日习惯性熬夜者而言,健康危害依然存在,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依然是老生常谈的,起居有常,充足睡眠(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 7~8 小时睡眠,高中生 8 小时,初中生9 小时,小学生应达到 10 小时)。几条小建议帮助你提高睡眠质量。
No.1
适当增加运动量

适当地运动能够减轻身心压力,有助于入睡,但是千万不能剧烈运动,否则,过度兴奋的你可能会久久不能入眠!
No.2
放松身心

睡觉前保持身体的放松和心情的平和有利于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我们在入睡前1小时可以洗个热水澡,换上舒适的睡衣,适当按摩肌肉帮助身体放松,同时聆听冥想音乐,让心情放松下来,以帮助我们快速入眠。
No.3
创造“黑夜”环境

“黑夜”环境有利于大脑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可以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但是对光线十分的敏感。晚上的灯光,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所产生的蓝光会严重扰乱褪黑素的分泌,破坏正常的睡眠节律,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时长缩短等问题。建议在入睡前半小时关闭电子设备,灯光,拉上窗帘,主动营造“黑夜”环境。
最后,再次强调,报复性熬夜再补觉不是长久之计,唯有调整作息,合理安排时间,我们才能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千万不要疾病缠身时才幡然醒悟:生命中我们熬夜所欠的所有睡眠债,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健康来偿还!
配图均来源于摄图网
宝山区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3-1-L001)

供稿 健康教育科 邓利君
编辑 邓利君
审稿 陈婷 杜培培 宗莲
精选回顾
1.快来看看是谁手如摇铃,脚似缚地!
2.安全帽:你的“头等大事”别当儿戏!
3.你家热水壶里的“白垢”,其实是它在“补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