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习研究员”?

“实习研究员”项目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基于馆研合作资源,面向本市中学生组织和开展与自然科学主题相关的青少年科研、科创培育项目。旨在帮助上海市中学生更深入了解科研职业,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论证,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科学探究潜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2025年,实习研究员项目全新升级,采用馆-校-研联合培养模式,学生通过课程培训(科研方法、文献阅读、数据分析等)、专家讲座和科研体验,获得全面的科研能力培训。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真实的科研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项目还将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与成果展示能力,展示优秀的青少年科研成果,在真实科研环境中培养创新与科学精神!

实习研究员主题

探索水环境与生态

在水网密布的上海,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生态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只有更好的研究和了解才能达成“人水和谐”的发展目标。

本年度项目将聚焦“水环境与生态”主题,从水环境、水生生物等子方向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变化。在真实科研案例与导师指导下,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成果展示,逐步完成一项独立课题的探索。

招募对象:本市7-12年级中学生

招募人数:50人

项目开展时间:2025年4月-2025年9月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合作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站、上海万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进度安排(详见招募通知)

科研基础模块(4月-5月)

通过课程培训掌握科研方法、实验设计、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核心技能。

专家主题讲座 & 科研体验(5月)

走进实验室、科研基地,与科研人员面对面,了解科学思维与研究背后的故事。

课题实践模块 (7月-8月)

· 联合培养组:由科研单位导师亲自指导,在实验室深入参与科研项目,约20名学员。

· 自主研究组:在博物馆导师辅导下,自主完成研究方案与数据分析,独立开展科研探索,约30名学员。

能力提升模块(8月)

科学论文写作、科学诠释表达培训,提升学术表达与公众沟通能力。

成果展示(9月)

优秀成果将面向公众展示,推荐合适项目参与“雏鹰杯”、“进馆有益”等市级活动。

联合培养研究课题(详见招募通知)

1. 上海农田湿地鱼类多样性调查

2. 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分析与减排实践研究

3. 水环境中的微塑料

4. 数值分析方法在水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 蟹类不同发育阶段的栖息生境偏好

6. 长江口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调查

7. 水生毒性研究

往期回顾

2024年,以“双碳与城市生态”为主题,来自13个学校的18名高中生实习研究员在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围绕树木养分、树木健康、乡土植物、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等多个课题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务,3名学员获评“优秀实习研究员”,3个课题组获评优秀,并在上海市市西中学学术节上完成了课题答辩和成果展示。

学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探究与课题答辩

报名事宜

报名渠道:扫码下载报名表,填写后发送至指定邮箱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4月18日

👇扫码下载招募通知👇

👇扫码下载报名表👇

科学从好奇开始,

探索从现在出发,

走进科学,体验研究,

“实习研究员”等你加入!

 

*本活动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综合科技教育类)建设项目支持。

编辑 | 一星期

图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