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思想
活动目的
组织机构
中国气象学会
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气象学会
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
江苏省气象学会
浙江省气象学会
支持单位: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上海万博科技创新促进中心
浦东新区气象局
宝山区气象局
闵行区气象局
嘉定区气象局
金山区气象局
松江区气象局
青浦区气象局
奉贤区气象局
崇明区气象局
吴江区气象局
嘉善县气象局
活动对象
本市及长三角示范区内的
1至12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1
3月21日
大赛启动仪式,活动方案发布。
2
3月21日至5月5日
作品征集和提交。
3
5月6日至5月中旬
专家评审。
4
5月下旬(科技周期间)
获奖作品展演暨颁奖典礼。
活动内容及安排

📍活动对象 🍃
📍活动时间 🍃
2025年3月21日—5月5日
📍参赛网络入口 🍃

(二)气象主播秀

📍活动对象 🍃
📍活动时间 🍃
📍活动细则 🍃
(1)将“气象主播秀”拍摄成视频,在线提交。
(2)内容要求:
★视频内容需包括简短的自我介绍和与符合主题的播报内容。
★小主播全程出镜,表现自然大方,播报完整流畅。
★播报形式独特有创意。
★首届大赛的获奖作品不允许再次申报。
(3)视频要求:
★视频时长:3分钟以内(含),不得超时。
★画面清晰稳定,曝光与色彩正常,音频干净不失真,可加入适当配乐及动画效果,令视频更具观赏性。
★16:9横屏拍摄制作,文件要求为mp4格式,提交的视频容量需小于100Mb。
(4)报名及递交作品方式:
需准备200字以内的作品介绍,与视频作品一起提交。敬请自行保留好更高清晰度的视频。

(5)优秀获奖作品将在各线上或线下平台上进行作品的展示。
(三)气象科创与科学考察

活动鼓励学生跨学科联系学习、生活或劳动、体育等,通过气象观察日记、气象科学探究报告、气象科创小论文三个类型的创新作品阐述对气象相关科学的解读。
(1)气象观察日记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气象观测、数据记录或与气象有关的环境观察、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实践经历、学习体会等写成气象观察日记,作品中应包含不少于1周的气象数据记录。
(2)气象科学探究报告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联系各类学习、生活或劳动、体育等,聚焦某些问题,开展与气象科学相关的探究实践活动,并以气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与总结,撰写气象科学探究报告。作品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调查报告、科学实验探究报告、对气象及气候变化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到的研究报告、通过文献调研进行的综述等。
(3)气象科创小论文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从长期关注的气象问题,日常生活中的气象现象,新闻资讯中提炼出的气象问题,社会热点中形成的气象问题等角度提出问题和思考,利用真实的数据作为理论支撑,形成气象科创小论文。
作品的气象数据来源可利用专业校园气象站,也可借助上海市气象学会公众号、“上海知天气”APP、上海天气、苏州天气APP、嘉兴天气网等途径获取,数据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鼓励跨地区小组合作,形成长三角示范区联合研究项目。
📍活动对象🍃
上海市及长三角示范区内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在校学生(3-12年级)。
分气象观察日记、气象科学探究报告、气象科创小论文3个组别。
📍活动时间 🍃
(1)作品提交时间:2025年3月21日—5月5日;
(2)作品初评:2025年5月中旬,组织专家初评,公布入围终评的项目;
(3)作品终评:2025年5月下旬,终评答辩。(具体时间和要求以终评通知为准)
📍活动细则🍃
(1)报名及递交作品方式:作品以PDF格式在线提交。需准备200字以内的作品介绍,与作品一起提交。

(2)优秀获奖作品将在上海市气象学会、少年日报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展示。
(3)线下集中展示:各组别部分一等奖作品将在大赛闭幕式现场展示,展示作品需根据另行通知做成统一规格展板。
(4)以小组为单位的作品,小组人数应不超3人。
(5)将从“气象科创小论文”一等奖中优选部分创新成果突出的作品,可由主办方安排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副教授或气象部门高级工程师及以上级别专家,对作者一对一辅导,指导其作品参加2026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参与方式
关注“上海市气象学会”公众号,点击资讯活动-校园大赛进入活动征集页面,上传作品和参赛信息。
奖项设置
2.指导教师奖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数量及获奖情况,颁发若干优秀指导教师奖。
3.学校组织奖项:根据学校集体组织参赛学生的人数及获奖情况,颁发若干优秀组织奖。
4.本次大赛特设“校园气象科普能手若干名,获奖学生有机会获得一次线下“复旦大学气象研学营” 或“长三角示范区气象研学营”机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参赛须知
2.要保证作品原创性,作品严禁抄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违反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参与及评优资格。如造成第三者之权益损失,作品作者或组织须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秉承学生自愿参加原则,所有的申报学生须以真实身份参加评选,所有选手须保证所留联系方式畅通,无法取得联系的选手视为放弃评优。
4.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发布、展览、编辑、出版等权利,可用于公益宣传和活动。
5.为配合比赛需要,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审核,对作品格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
6.若报送作品参赛,则视作默认同意大赛规则。
7.在线上传作品完成后,显示“投稿成功”表示提交作品完成,本平台暂不支持预览,多次提交作品以最后一次为准。
8.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稿件来源:上海市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