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魔都
艺术殿堂







3月29日下午,《少年日报》小记者站松江分站第十期的小记者们像一群欢快的小云雀,蹦跶着来到了魔都宝藏打卡地——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这座艺术殿堂可是自带三重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简直像打翻了调色盘一样精彩。美术馆依偎在松江大学城旁,还坐拥G60科创走廊黄金地段,科技与艺术在这里碰撞出小火花。
这次探馆行动超有料:小记者们不仅打卡了美术馆紧扣时代脉搏重磅推出的“家园”主题艺术展,还钻进像魔法书屋般的“读不止书局”,竖起小耳朵聆听藏书界大咖邱根发老师讲述那些泛着墨香的藏书趣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群小探索家们带回来的奇妙见闻吧!
小记者 陆纬绅:
大门右侧的展示台上描述了邱根发老师"知识改变命运"的感人故事。通过展板上的图文介绍,我们了解到这位可敬的老人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买书,这一坚持就是整整61年!他不仅花费了大量财力收藏书籍,更难得的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读书理念——要读懂一本书,就要了解它的"身世"和价值。
小记者 王妤娴:
我最喜欢的还是艺术家邓超华所画的《雄狮》。威武的雄狮目光坚定地直视前方,看着不怒自威的形象,让我产生了好奇。了解后才知道,邓超华作为军旅画家,他笔下的雄狮象征着战斗机飞行员们高大的形象和神情的坚定,时刻准备着保家卫国。这就是现代中国军人自信的模样。
小记者 吴雨诺:
我听得入神,脑海里浮现出老师读书的画面,突然发出了一个疑问:“我刚才看您有那么多书,听说大约有几十万本呢,您全都看过吗?您全都记住了吗?”邱老师说:“那么多书,虽然我没有全部看完,但我大概能记住哪本书是从哪里来的。”
小记者 王一涵:
初见邱爷爷,只见他精神矍铄,眼神中尽透着对书籍的热爱。当我好奇地问起他的藏书经历时,他的目光穿越时光,娓娓道来。70年代,物质匮乏,3000多元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可邱爷爷为了能买到心仪的书,省吃俭用,毅然花下这笔巨款购书。
小记者 曹钟一:
馆内共收藏了邱根发老师十万余册藏书,每一本都汲取了他誓在藏书的精神。“小时候,我为了省钱去买书,不惜步行几里地上下学;为了多看一本书,一天没有吃饭,便晕倒在书店里。”邱老师向我们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小记者 徐晨汐: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有像“赋予时间以生活,而不是赋予生活以时间”的深刻哲理,也有像要珍惜时间一样的简单提示,更有像“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温馨建议。就像那句结束语说的那样,享阅读之乐,品读书之美!




- END -
撰稿、排版编辑丨谢晟颖
初审丨刘玮
复审丨王瑾
终审丨鲁勤

微信号丨sjqhd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