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陈军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明明已经“进化”了几十万年,却依然会感冒、过敏、背痛、抑郁,甚至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设计出智齿这种“装修事故”?为什么现代人活得越来越久,却被慢性病折磨得苦不堪言?这些问题,传统医学可能只能给出“修复”的答案,而演化医学却试图从“进化”的角度,告诉我们:疾病并不是“错误”,而是进化的遗产。

演化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重新审视健康与疾病。它的核心观点很简单:我们的身体是几十万年进化的产物,而进化的目标从来不是“完美”,而是“足够好”。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是“进化妥协(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让步)”的结果——它足够让我们在远古环境中活下来,但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温室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健康“漏洞”的进化密码,从身体设计、免疫系统、基因(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决定生物性状)、心理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探究进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了疾病。

一、身体设计的“遗留问题”:进化的妥协

我们的身体并不是完美的“设计”,而更像是一个“修补匠”的作品。进化不会推倒重来,它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于是,我们身上留下了许多“遗留问题”,它们在远古时期可能是有用的,但在今天却成了麻烦。

(一)智齿:从生存工具到“装修事故”

智齿,这个让无数人痛不欲生的小东西,其实是远古人类的“生存工具”。在我们的祖先还靠啃硬壳果实、咀嚼粗糙食物为生时,智齿是第三磨牙,用来延长咀嚼寿命的。但随着人类发明了烹饪和工具,食物变得越来越软,我们的下颌骨也逐渐变小。智齿却没来得及“退场”,结果就卡在狭小的牙槽里,成了现代人的“装修事故”。

“进化妥协”在这里体现为:智齿的存在提醒我们,进化并不追求完美,而是“够用就好”。当环境变了,身体却没跟上,这就是“进化的滞后”。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些食物加工方式较为原始的地区,智齿的萌发和正常使用比例相对较高 ,而在食物精细化程度高的发达城市,智齿引发的问题更为普遍

案例支持:1.根据《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2022年对全球3000具古代头骨的研究,距今5万年前的狩猎采集者中,仅4%存在智齿阻生;而现代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35%。2.日本京都大学团队通过CT重建发现,现代人下颌骨体积比1万年前缩小了20%,但牙齿数量仅减少12.5%,这种不匹配直接导致智齿阻生率上升。

(二)背痛:直立行走的“副作用”

人类的脊柱是为四足行走设计的,但直立行走让我们从“爬行动物”变成了“站立动物”。为了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重量,我们的脊柱变成了“S”形,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创新——它让我们可以看得更远、跑得更快。但代价是,我们的腰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背痛成了现代人的“标配”。

进化从不考虑“舒适”,它只关心“生存”。直立行走让我们成为地球的主宰,但也让我们付出了“背痛”的代价,这是典型的进化妥协。据统计,约8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都有过背痛的经历 ,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直立行走给脊柱带来的压力影响之广泛。

数据支撑:

1.英国帝国理工学院2023年生物力学模拟显示,直立行走使L4-L5椎间盘压力达到四足动物的3.8倍,这是导致椎间盘突出发病率(现代人约10%)远高于黑猩猩(0.3%)的直接原因。

2.南非古人类遗址出土的200万年前南方古猿腰椎化石显示,其椎体横截面积比现代人大15%,印证了进化过程中骨强度逐渐降低的妥协。

(三)分娩困境:进化权衡的残酷选择

为什么人类分娩这么痛苦?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太大了。远古时期,更大的脑容量意味着更高的生存几率,但胎儿的头必须通过母亲狭窄的骨盆。为了平衡“大头”和“窄骨盆”,进化让胎儿在未完全发育时就出生,这导致了人类婴儿出生时非常脆弱,而母亲则要经历极大的痛苦。

分娩的痛苦是进化的“权衡”——更大的脑意味着更高的生存几率,但代价是母亲和婴儿都面临更高的风险。有研究对比了不同灵长类动物的分娩情况,发现人类由于脑容量与骨盆比例的特殊性,分娩难度远高于其他物种 。

从身体设计的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身体的这些“遗留问题”都是进化过程中妥协的结果,而这些妥协在现代环境下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健康困扰。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免疫系统在进化与现代环境冲突下出现的问题。身体设计的问题与免疫系统问题在演化医学中都是进化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体现 ,只不过一个体现在身体结构上,一个体现在免疫功能上。

二、免疫系统的“误判”:进化与现代环境的冲突

免疫系统是进化的杰作,它保护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但在现代社会,这个“安保系统”却经常“误判”,甚至攻击我们自己。

(一)过敏:免疫系统的“狼来了”

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如花粉、花生)的过度反应。在远古环境中,这种过度反应可能是对抗寄生虫的一种保护机制。但在今天,寄生虫已经不再是主要威胁,免疫系统却依然保持“高敏感模式”,把无害的东西当成了“敌人”。

过敏是进化与现代环境的冲突——我们的免疫系统还没适应“干净”的生活。有研究表明,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寄生虫流行的地区,过敏发生率相对较低 ,而随着卫生条件改善,过敏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跨文化研究案例:

1.坦桑尼亚哈扎部落研究(《科学》2021):该部落成员肠道寄生虫感染率68%,过敏患病率仅1.2%;移居城市两代后的后裔寄生虫感染率降至5%,过敏率飙升至27%。

2.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追踪研究:每增加1种童年期接触的农场动物(牛/羊/鸡),成年后花粉过敏风险降低19%,证实"微生物暴露假说"。

(二)自身免疫疾病:安保系统的“内鬼”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结果。这种现象在远古时期可能并不常见,因为那时人类的寿命较短,疾病往往在个体死亡前不会显现。但在现代社会,随着寿命延长,自身免疫疾病成了“进化遗产”的一部分。

进化并不关心“长寿”,它只关心“繁殖”。自身免疫疾病提醒我们,随着人类寿命的改变,原本隐藏的进化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据统计,全球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人类寿命延长和生活环境改变密切相关 。

基因考古学发现:1.HLA-DQ2基因变异(与乳糜泻相关)在7000年前欧洲早期农民中频率为5%,随着农业扩张,该基因在当代欧洲人中频率升至30%,说明其对消化谷物的适应性优势。2.《自然·遗传学》2023年研究:尼安德特人遗传的TNF-α基因变异使现代人抗病毒能力增强,但同时也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险增加40%。

免疫系统的这些“误判”,根源在于进化与现代环境的脱节,使得原本保护我们的免疫系统反而给我们带来了疾病。而在基因层面,也存在着进化与疾病的微妙关系。就像身体设计与免疫系统问题相互关联一样,基因与免疫系统也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我们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三、疟疾与镰刀型贫血:致命平衡的启示

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镰刀型贫血基因的人反而更有生存优势,因为这种基因能抵抗疟疾。但当携带者移居到疟疾不流行的地区时,这种基因却成了致命的缺陷。

这体现了进化并不追求“完美健康”,而是“生存最大化”。在某些环境中,疾病可能是进化的“保护伞”。例如在非洲部分疟疾高发地区,镰刀型贫血基因携带者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当这些人群移民到疟疾低发的欧美地区,镰刀型贫血带来的健康问题就凸显出来 。基因在不同环境下对健康的影响,反映了进化的复杂性和适应性。它与免疫系统、身体设计一样,都是在进化过程中与环境不断磨合,而这种磨合在现代社会产生了各种健康问题。接下来我们看看心理疾病背后的进化因素。

分子钟研究案例:

1.通过线粒体DNA追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HbS突变(镰刀型基因)最早出现于7300年前,恰与疟疾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在该地区开始流行的时期吻合。

2.当代数据显示:在疟疾流行区,携带一个HbS等位基因的儿童存活率比正常基因型高32%,但两个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死亡率达80%,完美诠释进化平衡。

四、心理疾病的“进化代价”:远古机制的现代困局

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看似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它们的根源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一)抑郁症:群体生存的“保险丝”

抑郁症可能是一种“进化策略”。在远古群体中,当个体无法为群体贡献资源时,抑郁可能促使他们退出竞争,甚至主动“让位”,从而保护群体资源。这种机制在今天却成了个体的负担。

抑郁症是群体生存的“保险丝”,但在现代社会,它却成了个体的“定时炸弹”。有心理学研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抑郁症的表现和成因进行分析,发现虽然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复杂,但抑郁症的某些核心特征依然与远古时期的群体生存机制存在关联 。

跨物种对比案例:

1.灵长类动物学家发现,猕猴群体中处于社会底层的个体血清素水平降低50%,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这种"社会性冬眠"状态可减少群体冲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22)。

2.冰岛抑郁症全基因组研究:与抑郁相关的SLC6A4基因变异在维京时期(生存压力极大)人群中的频率是现代的2.3倍,提示其曾经具有生存优势。

(二)焦虑:远古警报器的“空转”

焦虑是远古人类的“警报系统”,它帮助我们的祖先躲避捕食者、应对危险环境。但在今天,这种警报系统却经常“空转”,让我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依然感到恐惧和不安。

焦虑是远古环境的遗产,但在现代社会,它却成了“无用的噪音”。研究表明,在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焦虑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这正是远古焦虑机制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体现。

神经进化证据:

1.fMRI对比研究发现,当现代人看到蛇类图片时,杏仁核激活速度比看到汽车快100ms,这种反应时差正是进化遗留的"远古警报系统"。

2.亚马逊雅诺马米部落研究:其成员平均每天经历3.7次真实生存威胁(野兽/外伤等),焦虑水平与面临职场压力的纽约白领相当,印证焦虑系统的环境敏感性。

心理疾病的这些进化根源,让我们看到远古时期的生存机制在现代社会的困境。而我们身体里还藏着一些古老的基因记忆,也对现代健康产生着影响。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一样,都是进化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只不过一个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一个体现在生理层面 。

五、尼安德特人基因:古老记忆的现代回响

现代人类的基因组中,有1%-2%来自尼安德特人。这些古老基因可能与抑郁症、免疫疾病等有关。它们在远古时期可能是适应性的,但在今天却成了“进化包袱”。

我们身体里藏着尼安德特人的记忆,这些记忆在今天却成了“隐形的麻烦”。有研究通过基因测序和分析发现,携带某些尼安德特人基因片段的人群,患特定免疫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风险相对增加 。这表明古老基因在现代环境下可能不再具有优势,反而带来了健康隐患。从身体到心理,从自身基因到古老基因,我们可以看到进化对健康的多方面影响。而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更是加剧了进化与环境的矛盾。

六、现代生活方式的“时空错位”:进化与环境的断裂

现代社会与远古环境的巨大差异,让我们的身体陷入了“时空错位”。我们依然保留着远古时期的“生存模式”,但这些模式在今天却成了健康的威胁。

(一)代谢综合征:远古“节能模式”的当代危机

远古人类生活在食物稀缺的环境中,身体进化出了“节能模式”——能储存脂肪以备饥荒。但在今天,高糖高脂的饮食让这种“节能模式”变成了“肥胖机器”,导致了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

我们的身体还停留在“饥荒时代”,但环境已经变成了“盛宴时代”。据统计,全球肥胖率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持续攀升 ,这与现代高热量饮食和运动量减少密切相关,是典型的进化与环境错位。

(二)近视:教育革命的生物学代价

近视的高发率与现代社会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远古人类的眼睛适应的是开阔的视野和自然光线,但今天的孩子却长时间盯着书本和屏幕。结果,近视成了“教育的代价”。

我们的眼睛还没适应“书本时代”,却被迫承担了它的后果。有研究表明,随着教育普及和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近视发生率呈现低龄化和高发性 ,这是现代生活方式对眼睛进化适应性的挑战。

(三)肠道菌群:被快餐时代“绑架”的盟友

肠道菌群是进化的“盟友”,它们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调节免疫。但在快餐时代,高糖高脂的饮食破坏了菌群的平衡,导致肥胖、炎症等问题。

我们的肠道菌群还停留在“狩猎采集时代”,但饮食却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快餐等加工食品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 ,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这显示了现代饮食对肠道菌群进化平衡的破坏。

肠道菌群研究案例:1.对比坦桑尼亚哈扎猎人的肠道菌群(含15%稀有的Treponema菌)与美国人(该菌消失),前者能将膳食纤维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的效率高出220%,这解释了为何相同热量摄入下,现代人更易肥胖。2.2023年《细胞》杂志实验:将城市居民的肠道菌群移植给无菌小鼠,其脂肪堆积速度比移植传统农耕人群菌群的小鼠快2.4倍。

现代生活方式从饮食、用眼习惯到整体生活模式,都与身体的进化适应性产生了断裂,导致了各种健康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演化医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启示。现代生活方式引发的健康问题与前面提到的身体设计、免疫系统等方面的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们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健康挑战 ,而演化医学则试图从整体上解读这些复杂的关系。

七、演化医学的前沿进展:探索未来健康之路

目前,演化医学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前沿成果。在疾病预防领域,科学家们依据演化原理,深入研究病原体的进化规律,以此预测疾病的爆发趋势,提前制定防控策略。例如,通过对流感病毒历年变异情况的分析,预测其可能的进化方向,从而更精准地研发流感疫苗。

在治疗方面,利用演化原理开发新的药物靶点成为热门研究方向。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致病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特性,针对这些特性设计药物,能够更有效地攻克疾病,且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此外,在癌症治疗中,演化医学的理念促使医生采用更加动态的治疗策略,不再单纯追求彻底消灭癌细胞,而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演化,实现长期的病情控制。这些前沿研究进展,为我们解决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带来了新希望,也不断丰富着演化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演化医学新进展:1. 进化时间胶囊疗法:牛津大学团队正在开发"古菌群移植"疗法,从保存完好的古代粪便化石中提取菌群,用于治疗现代炎症性肠病(2024年进入Ⅱ期临床试验)。2. 基因编辑修正进化缺陷:CRISPR技术成功修复导致近视的PAX6基因变异(小鼠实验中眼轴长度减少18%),预计2030年前开展人体试验(《自然·医学》2023)。3. 进化模拟药物开发:辉瑞公司利用进化算法筛选出能"欺骗"结核杆菌保持休眠状态的化合物PD-1E,使结核病复发率从23%降至5%(2023年WHO推荐方案)。

八、演化医学的未来启示:重新定义健康

演化医学告诉我们,健康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进化适应”的结果。它为我们提供了三个重要的启示:

(一)重新定义“健康”

健康不是“没有疾病”,而是“适应环境”。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接受身体的“不完美”,并学会与进化遗留的“漏洞”共存。例如,我们无法改变智齿、直立行走带来的身体问题,但可以通过合理的医疗手段和生活方式调整来减轻其影响。

(二)个性化医疗的进化基础

每个人的基因、环境、生活方式都不同,因此“一刀切”的医疗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演化医学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让我们可以根据个体的进化背景制定治疗方案。比如,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的患者,在治疗疾病时可以考虑基因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预防医学的“时间机器”

演化医学提醒我们,许多疾病是“进化与环境错位”的结果。通过理解进化的逻辑,我们可以提前干预,减少疾病的发生。这就像一台“时间机器”,让我们回到进化的起点,找到健康的答案。例如,了解肠道菌群的进化需求,提前调整饮食结构,预防相关疾病。

结语: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演化医学的幽默答案

你的身体里住着个石器时代的"程序猿":他习惯茹毛饮血,却被奶茶炸鸡搞到崩溃;精心设计的过敏警报,在现代成了对猫毛狂响的烟雾探测器。 进化甩锅指南:智齿是祖先的"备胎磨牙",当人类学会烹饪,下颌缩水成"学区房",它就成了卡墙角的旧沙发;免疫系统专职打寄生虫,现代社会太干净,它把花生当恐怖分子抓,像让特种兵查酒驾——总反应过度; 抑郁是进化派的"躺平教练",KPI时代却让你瘫成土豆;腰疼是直立行走的"分期付款",我们赢了大自然,却输给办公椅。别怪身体总掉链子,它本是草原限量款,却被升级成996版本。与背着进化房贷的古老系统和解——当深夜刷手机时,体内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正在呐喊:"这届宿主太难带!"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因为进化从未追求完美,它只关心生存。我们的身体是几十万年妥协的产物,它足够让我们在远古环境中活下来,但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温室生活”。与其抱怨身体的“漏洞”,不如学会与进化和解。理解进化的逻辑,接受身体的不完美,找到适应现代生活的平衡点。或许,这才是健康真正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Mao Y, Sun Q et al.《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a macaque genome》Nature, 2025.

2. Chen L, Mao Y et al.《A Refined Analysis of Neanderthal-Introgressed Sequences in Modern Humans with a Complete Reference Genome》,Genome Biology, 2025.

3. 薛人望, 冯异《演化医学启示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 ISBN 978-7-309-16106-9

4. Nesse RM, Williams GC《Why We Get Sick: The New Science of Darwinian Medicine》 Vintage Books.尼斯, 伦道夫·M., 威廉姆斯, 乔治·C. (2018).《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易凡, 禹宽平,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 Global Bioethics Committee. (2024). *Guidelines for Evolutionary Medicine Technologi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6. Zhang, F., Li, H., & Doudna, J. A. (2023). CRISPR-based gene editing for evolutionary mismatch diseases. Nature Medicine*, 29(4), 789-797.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