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上海自然博物馆“馆校合作”项目已经开展了9年。多年来,“馆校合作”项目持续从广度向深度转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年的各个子项目有哪些新变化,2024年又有哪些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斩获了奖项吧!


2025上海自然博物馆【新增共建签约】报名通知

截至目前共有319所学校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签订馆校合作共建协议。欢迎有意向共建的学校将学校名称、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发送至邮箱sstmke@163.com。
报名邮箱:sstmke@163.com
截止时间:2025年3月31日
2025上海自然博物馆【博老师研习会】报名通知

本年度“博老师研习会”课程面向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进行招募,学科不限,计划招募60人。
活动简介:今年的活动以“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场馆教育活动设计”为主题,包含专题讲座、展区参观、主题研讨会、品牌活动体验等多元培训形式。其中,情境学习领域专家讲师团将帮助教师提升场馆资源利用能力、课程研发能力以及专业学科知识的储备。《中国淡水鱼类图鉴》作者郦珊将分享中国不同淡水鱼类分布情况,为淡水鱼类相关生物学知识在教育活动设计上的尝试提供新思路;各学科各学段教研员及教师将分享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经验,与学员共同探讨博物馆活动开发意义及未来可应用的场景。
活动时间:3月-7月
报名方式:扫码查看2025上海自然博物馆【博老师研习会】报名通知
报名表下载:扫码下载2025上海自然博物馆【博老师研习会】报名表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3月31日

2024上海自然博物馆【校本课程开发】预告

本年度“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将继续邀请上海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开发、实施基于场馆的校本课程,课程形式不限,长短不限。
活动简介:今年的新课程开发与【博老师研习会】项目相结合,在博老师研习会培训形成的参观方案中,选择优质方案进行课程孵化及试用。
报名方式:预计7月份从上海自然博物馆【博老师研习会】项目结业教师中招募。
2025上海自然博物馆【青少年诠释者】预告

本年度“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将继续面向全市小学、初中学生招募。
活动简介:围绕“城市与生态保护”主题,不设置门槛,报名即可享受线上“云辅导”,在家里就享受到科学的乐趣。同时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跟随科学老师,探索自然奥秘;零距离接触专业大咖,感受科学家的科研魅力,聆听导师的辅导和答疑,提升科学素养及思维能力。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科学诠释方式,推荐学员参加“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微课题、小小讲解员大赛等活动,找到属于自己的科学诠释平台。
报名方式:预计6月份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2025上海自然博物馆【实习研究员】预告

本年度“实习研究员”项目将继续面向全上海市7-12年级中学生招募,遴选优秀课题联合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研究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并推荐学员参加“进馆有益”微课题实践探究活动。
活动简介:本期项目关注水环境与生态主题,采用馆-校-研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将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科研方法、文献阅读、数据分析等)、专家讲座和科研体验,获得全面的科研能力培训。优秀学生将有机会进入科研单位实验室,参与真实的科研实践,亲自操作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项目还将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与成果展示能力,向社会展示他们优秀的科研成果,在真实科研环境中培养创新与科学精神。
报名方式:预计4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2020年推出的“自然博物馆学校”创建项目以“深化馆校合作内容,加强馆校共建联动”为原则,以基于实物、基于问题、基于情境的学习为特色,与学校共同打造校园内的“博物空间”。从博物馆里的学校,到学校里的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学校的创建旨在将馆校合作内容及形式从广度向深度转型。
首批参与项目的5所学校已于2023年圆满完成创建指标,并获“自然博物馆学校”授牌。第二批10所孵化校也积极开展项目创建,5所学校已完成博物空间搭建。2024年,自然博物馆学校共培养22名博老师,开发3门新课程,32名学生参与馆内探究型课题孵化项目,各校全年参与馆内外活动累计2800余人次。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博物空间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中学博物空间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博物空间


上海市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幼儿园博物空间


为进一步推进落实“博物馆进校园”工作,探索“双减”背景下馆校合作新路径,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首批原创“课本中的自然博物馆”馆校资源包。2024年,馆校资源包项目开展4场馆校资源包专题教师培训及宣传推广活动,线上线下受益教师达4326人次。面向25所上海市中小学开放“馆校资源包公益申领”,先后开展馆校资源包进校园活动25次,受益学生达853人次。“自然趣玩屋·课本中的自然博物馆”系列馆校课程资源包在上海科技馆首届科学教育“十大精品”项目评选中获评“十大精品奖”。

2024年度项目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场馆教育活动设计”为主题,共收到61位教师的报名申请,项目通过6次培训,共培养52名合格“博老师”,其中13名教师获评“金牌博老师”。
2024上海自然博物馆金牌博老师名单

2024年度项目共有47位教师报名参与,完成新校本课程方案13个,进行课程试用/实施活动26批次827人次。本期项目基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创馆校资源包进行课程开发,让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教资源得到了更多元化的利用。
2024上海自然博物馆精品校本课程获奖名单
2024上海自然博物馆校本课程优秀实施奖获奖名单


2024年度项目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继续携手“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项目开展小学、初中学生课题研究与诠释孵化活动。共有438名学生报名参与,开展19场培训活动,参与学生累计1220人次,收到课题研究报告300余份。最终有129在名学生在“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自然生态版块中荣获奖项。
2024上海市“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获奖名单(自然生态类)

2024年度项目携手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推出了“双碳与城市生态”暑期实习研究员科创项目,最终来自本市13所高中的18名学生入选,全程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实验室实习工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既定科研目标,获得“实习研究员”称号。同时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携手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进馆有益”微课题实践探究活动开展中学生探究课题辅导,共辅导来自上海市45所中学共计92个课题组,内容涵盖了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调研、入侵物种防治等多个方面,最终取得了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2024“进馆有益”微课题获奖名单


2016年,上海科技馆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启动“利用场馆资源提升科技教师和学生能力的'馆校合作'项目”(简称“馆校合作”项目),项目下设针对学生、教师、学校不同层面的各类子项目,旨在培训一批善于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开展基础性、拓展型、研究型教学的学校教师,培养一批主动学习、敢于实践创新、富有科学精神的青少年,形成一套科普场馆与学校间可复制推广的馆校合作模式。
2018.03 【一馆X校】子项目启动,为同行科普场馆与学校搭建合作桥梁。
2018.03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被团市委少工部纳入上海市“雏鹰杯”—— “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自然生物小实验”版块。
2018.04 【博老师研习会】课程成功申请为上海市级师资培训课程。
2018.09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获第四届全国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一等奖。
2019.03 《上海科技馆馆校合作共建学校授牌管理办法》出台。
2020.06 【自然博物馆学校】项目启动会召开。
2022.06 【自然博物馆学校】第二批孵化项目启动会召开。
2022.10 【“课本中的自然博物馆”馆校资源包】面向上海市乡村学校教师首次公益申领。
2024.03 【自然博物馆学校】第一批学校授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