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钱学森图书馆社教宣传部教育专员任佳怡老师走进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芬雅剧场,为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讲座——《爱国科学家的典范:钱学森的五次人生选择》,通过生动的故事、珍贵的历史图像与互动问答,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爱国科学家”钱学森书写科学报国的传奇篇章,共同感受跨越时空的爱国力量与科学之光。
讲座以钱学森的少年故事开篇,以钱学森的五次人生选择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他矢志报国的精神内核。

少年时期的钱学森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铭记“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钱氏家训》,中学毕业后他怀揣“实业救国”理想考入交通大学,严谨治学的态度令同学们惊叹。

面对美国的高薪挽留与五年监禁迫害,他坚守“忠于中国人民”的信念,突破重重阻挠归国。“神秘电报”的故事也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对科学家的坚定守护。
归国后,钱学森以“中国人怎么不行?”的豪情投身航天事业,带领团队从“东风二号”失败中总结教训,提出“把故障消灭在地面”的原则,最终铸就“两弹一星”的辉煌。屏幕上航天员太空行走的画面,正是钱学森“飞天梦”的延续。而他因工作“失踪”数月、舍家为国的故事,则将“国为重”的奉献精神深植童心。

晚年钱学森仍心系国家未来,提出“山水城市”等超前理念,临终前留下的“钱学森之问”激发学子反思。讲座以互动问答开始和收尾,老师鼓励同学们以钱学森为榜样,用知识与担当回应时代之问。

一小时讲座,五次人生选择,无数动人细节。有同学产生了这样的感悟:“钱学森爷爷用五次人生选择告诉我:读书不仅为求知,更要把知识化作照亮祖国的星光!”同学们通过讲座对钱学森爱国、坚定、执着的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切的感悟,更点燃了心怀家国、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
自2024年11月,浦江初中教育联盟“博育坊”项目研讨暨钱学森特展开幕以来,浦江初中教育联盟通过研讨会、巡展、宣讲等形式不断推动馆校融合发展。未来,项目还将走进浦江镇中、小学教育联盟14所中小学校,与场馆一起开展馆校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供稿: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
编辑:任佳怡
审核:张文珺
终审:张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