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值百花争艳时,对于花粉过敏人群来说,却意味着要忍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困扰。花粉过敏的“元凶”真的是鲜花吗?过敏人士该如何度过春天?

什么是花粉过敏?症状与感冒相似?

花粉过敏(又称花粉症)是一种由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主要侵犯上下气道和眼部等黏膜部位

典型症状包括:

轻度过敏性鼻炎,出现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重度: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症状。

609b323f7a656.jpg

虽然症状和感冒有些相似,但花粉过敏和感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花粉过敏一般同一症状反复出现至少持续三周左右,不伴有头疼、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而感冒病程比较短,一般3到7天,很少超过两周。如果在这个季节同一症状反复出现的话,就要警愓是花粉过敏。

此外,花粉过敏在初期症状不明显时,患者很难分辨出来。如果患者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对某种食物过敏,出现口咽部的干痒、嘴唇肿胀,可能是花粉和食物出现了交叉的过敏反应

建议怀疑自己患有花粉过敏的患者,及时去医院查明自己的过敏原,便于进行适当的过敏原环境控制。

花粉过敏的元凶往往不是花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为啥生活中几乎不接触花,还会出现花粉过敏?

原来,自然界的花粉传播主要分为风媒和虫媒。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不是美丽鲜艳的观赏鲜花,而是通过通过风媒传授花粉的树木类植物。这类植物的花粉颗粒小而轻、花粉含量高、风吹易扩散,更容易在春季引起花粉过敏

5ca01e1969c34_compressed.jpg

哪些人容易过敏?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一些通常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这三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对于过敏,整体来说青壮年相对高发。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免疫力比较强,但户外活动比较多,接触过敏原的概率也更高。

幼儿园小朋友,容易对室内过敏原过敏

中老年人群,因为慢性病用药增多,出现药物过敏较多。

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
 01 
预防性药物治疗

做好预防要比出现过敏症状后再治疗更有效。对于有明确过敏症状的患者,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前至少2-4周开始使用预防性药物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提前用一些鼻喷激素。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以提前使用过敏性滴眼液。

过敏性哮喘患者可以提前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

 02 
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人群想要预防或减轻不适,最主要的就是不接触过敏原,一个字“”——

在花粉季节,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

春季中午和下午是室外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要尽量避免外出。

出门时做好防护,比如佩戴口罩、硅胶保护套眼镜,穿长袖衣裤等。

在家里,尽量关闭门窗,可以使用空气过滤或净化的设备来降低室内的花粉浓度。

外出开车时不要开窗,通风模式可以选择内循环。

外出回家要及时脱掉外衣并清洗鼻腔。

 03 
必要时及时就医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上海即将进入高发期!

花粉过敏程度与花粉浓度紧密相关,而花粉浓度与气象因素有关。春季,晴朗、湿度低、风速稳定的天气最适宜花粉传播

当前上海正处于柏科花粉期,随着下周气温回升(下周末预计超20℃),花粉扩散加剧,出门赏花时,记得做好防护。

内容来源 | 新民晚报、健康中国、央视网、广东疾控

图片来源 | 包图网素材图库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