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著名文化学者、作家、诗人、戏剧编剧钱佐扬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中国文化纵深表达——毛泽东诗词”的精彩讲座,带领观众走进毛泽东诗词的恢弘世界,感受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与艺术魅力。

讲座中的钱佐扬先生

钱佐扬先生指出,毛泽东的诗词不仅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不仅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还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环境。钱教授特别强调了“镜像”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诗词通过“景”与“像”的结合,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诗词是格式化的音乐,需在平仄对仗中寻找自由;创作如同拍照,需先构建内心视角的‘镜像’。”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中,钱佐扬总结了毛泽东诗词的三大特点:

1

革命史诗

作品贯穿中国近现代战争史,是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窗口。

2

豪迈气概

以山川江河为背景,展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阔意境(如《忆秦娥·娄山关》)。

3

家国情怀

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领袖胸襟,也有对普通战士的深情刻画。

也对经典作品进行了赏析:

《沁园春·雪》: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勾勒北国风光,借古喻今点评秦皇汉武,最终落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不仅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革命浪漫主义的典范。

《十六字令三首》:一令仅16字却气势磅礴,将群山化为“离天三尺三”的奔马,隐喻革命征程的艰难与必胜信念。

《卜算子·咏梅》在陆游原词的基础上进行了180度的情感翻转,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现场读者认真聆听

钱佐扬先生的讲座不仅带领大家深入领略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还通过诗词背后的历史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现场大合影

END

图文编辑:刘俏鹤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