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好奇,为什么跑步半小时比散步半小时更累?为什么健身App会提示你“消耗了300大卡”?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一个关键概念有关——“代谢当量(MET)”。它不仅是运动科学的核心指标,更是普通人管理健康、控制体重的实用工具。

一、什么是代谢当量?

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 MET)是衡量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的标尺。

1MET=静息代谢率,即人安静坐着时的能量消耗(约每小时1大卡/公斤体重)。

科学定义:1MET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消耗3.5毫升氧气,或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大卡热量。 

例如:体重60公斤的人静坐1小时,消耗约60大卡(1MET×60kg×1h)。

二、MET的三大实战应用

1.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对运动强度的MET分级

ACSM将身体活动按MET值分为以下强度等级:

静态行为:≤1.5 MET(如静坐、躺卧);

低强度:1.6–2.9 MET(如慢走、轻度家务);

中等强度:3.0–5.9 MET(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

高强度:≥6.0 MET(如跑步、游泳比赛、高强度间歇训练)。

**小贴士**: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2. 热量消耗的“计算器” 

消耗热量(大卡)=MET值×体重(kg)× 时间(小时) 

案例:70公斤的人游泳1小时(MET=6),消耗热量=6×70×1=420大卡,相当于消耗一份炸鸡薯条的热量!

3. 疾病风险的“预警灯”  

研究发现,每日活动量<1.5 MET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40%。每天用3 MET强度的活动替代1小时久坐,可降低14%早逝风险

三、MET的隐藏真相:

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1. “MET值越高越好?”  

   错!高强度运动需量力而行。心脏病患者盲目进行>8 MET的运动可能诱发风险。 

2.“家务不算运动?”

   擦窗户(3.5 MET)、拖地(3.8 MET)的消耗堪比快走,家务也是隐形健身! 

 3. “智能手表数据绝对准确?”

   手表通过预设MET值估算消耗,但个体差异(肌肉量、运动效率)可能导致误差±20%。

四、让MET为你服务的3个技巧

1.定制运动计划用MET值阶梯式提升强度(如从快走4 MET过渡到慢跑7 MET)。 

2.打破久坐魔咒:每小时做3分钟≥3 MET的活动(如深蹲、高抬腿)。  

3.量化生活运动:记录每日MET总值,

例如:  

通勤骑车(4 MET×0.5 h)= 2 MET·h  

跳舞(5 MET×1 h)=5 MET·h  

全天累计≥10 MET·h即达标!

  下表是一些常见活动的MET值参考范围:

ACSM的MET值标准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但中国发布的《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补充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数据,例如:

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3.5–4.5 MET)、八段锦(3.0–4.0 MET);

新兴活动:广场舞(4.0–5.0 MET)、体感游戏(3.5–6.0 MET)。

五、结语

MET像一把钥匙,帮我们破译身体能量消耗的密码。无论是想科学减脂、提升体能,还是降低慢病风险,学会用MET规划生活,就能让健康真正“量化可控”。小伙伴们下次运动时,不妨问问自己:“今天,我赚了多少个MET?” 

参考文献:

[1] Ainsworth B E,Haskell W L,Herrmann S D,et al. 2011 compendium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 second update of codes and MET values[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011,43(8):1575-1581.

[2] López-Bueno R, Yang L, Stamatakis E, Del Pozo Cruz B. Moderate and vigorous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 and Alzheimer's disease-related mortality in the USA: a dose-response, population-based study. Lancet Healthy Longev. 2023;4(12):e703-e710.

[3] 邱俊强,杨俊超,路明月,等.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参考值[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2,41(05):335-349.

配图均来源于摄图网

宝山区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3-1-L001)

供稿  慢性病防制一科  丁承辉

编辑  丁承辉

审稿  吴萃  俞明欢  赵世莹

精选回顾

1.健康“66诀” | 什么!这么瘦了还在减?这么胖了还不减?

2.珊宝说虫 | 上海白蚁高发季即将来临,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防治吧!

3.未觉“风”来,怎见白?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