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山区“好问题科学传播行动”科普课程推介(十)
——《从宇宙看天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为了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配合国家推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要求(即“双减”要求),合理利用课外空余时间,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配套提供科普学习和研学体验,以各种方式提高宝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推动宝山区教育事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宝山区科委(协)、宝山区教育局在2023年9月举办的“宝山区2023年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上对外联合发布,推出宝山区“好问题科学传播行动”。
为了积极响应“好问题科学传播行动”,宝山区科普志愿者协会(宝山区科普基地联盟)在宝山区科协普及部的具体指导下,并在资助建设“宝山区科普基地科普课程开发项目(首期)”的基础上,于2024年10月17日启动了“宝山区科普基地科普课程推介行动”,2025年将持续推进该推介行动。
截止目前,已陆续推介了上海木文化博物馆、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宝山区气象馆等科普场馆(基地)开发的9门科普课程。本期继续推介由宝山区气象馆开发并提供服务的科普课程(课件)。

1
课程名称:
《从宇宙看天气》

课程简介
2

1
了解什么是气象卫星
2
了解气象卫星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
3
通过趣味动手小实验(组装一个气象卫星模型),让孩子们了解气象卫星的不同构造,了解气象卫星是如何运行的,了解气象卫星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卫星的特点
3
课程要点

1
什么是气象卫星


2
气象卫星的作用


3
组装气象卫星模型


4
气象卫星特点


4
课程宗旨

利用互动式学习方式和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帮助孩子们深刻记住气象卫星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并用浅显的、容易理解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引导他们的发散思维,思考天气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联系。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科学的种子,激发其求知探索热情。
课程受众
5

主要受众为小学生及初高中生等青少年群体
6
课程大纲

1
气象卫星简介


2
拼装气象卫星模型


3
我国气象卫星分类


4
气象卫星特点



课教资源
【开发师资】


宝山区气象局(气象馆)
科普讲师团队
团队成员均由气象高级工程师、气象硕士毕业的一线气象预报员组成。多年来持续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气象科普进社区等品牌宣讲活动。团队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团队成员获得“上海市优秀科普讲解员”、“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具有丰富的校园气象科普教学经验。


科普场馆简介

宝山区气象馆(宝山区气象局所属)
(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基础性科普基地)

宝山区气象馆新馆(规划效果图)
上海市宝山区气象馆2003年建馆。坐落在上海市唯一的国家基本气象站(宝山区气象局)内,是集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宝山区科普教育基地三级命名称号的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展区分为室内科普展区、开放式气象工作体验区和室外天气现象观测实践基地三个部分。
室内科普展区以科普体验为主。采取动静结合、虚拟与现实共存的方式,模拟了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展现气象与生活、气象与行业、气象与生命、气象与环境等多方面关系和影响力。其中特色展项“台风模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台风的巨大威力,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气象模拟演播厅”展项,向公众揭开天气预报的神秘面纱,变身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开放式气象工作体验区,可沉浸式体验气象工作全过程,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进一步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室外天气现象观测实践基地占地1600平方米,拥有上海市唯一的高空气象观测站,能观摩探空气球“大白”从地面到三万米的变化过程,了解天气数据是如何监测的,可供青少年进行模拟科学实验。

室内科普展区·气象预报虚拟演播厅
宝山区气象馆(内景一)

室内科普展区·台风模拟室(特色科普展项)
宝山区气象馆(内景二)

室内科普展区·风云地球(特色科普展项)
宝山区气象馆(内景三)

开放式气象工作体验区·了解天气预报制作
宝山区气象馆(内景四)

室外天气现象观测实践基地·气象观察记录站
宝山区气象馆(外景)


/特别声明/
1、本课程可提供进校园授课服务。
2、进校园授课一般提供免费方式。但因宝山区气象馆师资及人力资源有限,故无法提供无次数限制的免费授课服务,敬请谅解!
3、无论进校园免费授课或进科普场馆收费研学,均以宝山区气象馆与需求学校(单位)双方沟通协商一致为准!

“宝山区科普基地科普课程资源库”首批课程服务的科普基地(场馆)联络表

协会品牌展示


会徽

设计者:陈天呈(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

会旗

设计者:陈天呈(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

会歌

会歌(简谱)



会歌(五线谱)

点击欣赏会歌《科普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