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南江雪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吴忠市吴忠中学-鲁钰涵-辅导老师:郭瑞
<一>
当我踏入极具赛博朋克设计风格的校园门,便来到“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的瀑布景观;一回眸,就可观望到“层峦叠嶂,日照金山”的壮美景色;抬眼间,即“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的暖意……
然而这一切都是AI衍幻的,每当你踏入校园,智能检测系统便会在零点几秒内探查到你的身体状况以及心情,并根据你的心情变幻出不同的景色,当你还沉浸于美景时,自动传送系统便已将你运输到你所要去往的目的地。如果你是校外人员,便会有纳米机器人全程跟踪,以确保校园安全。
而我,是这个校园中的一名美术教师,现如今几乎所有的学科都由人工智能进行辅助,不需要过多的人类教师的讲解,而学生们也几乎习惯了与人工智能进行交流。
我接手的,是一群新生,他们坐在AI座椅上,与我进行联通,进入情景模拟。
如当年的我一般,骄阳正好,他们正值年少,不知他们对于AI的看法会如何呢?
<二>
美术室中,学生们握着手中的画笔,却不知从何画起。这是一堂名为“你心中最美风景”的美术课,我关闭了他们的AI智能设备并要求他们自行作画,可好一会儿,下笔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对着电子画板发愣。或许他们早已习惯了只需想想需要什么,再输入关键词进行描述,便能得到一幅精美绝伦的AI范画的流程。
这时,一位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投影到大屏幕,“老师,现在的AI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于美术作品的需求,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呢?如果想得到最完美的作品,我们不应该去研究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吗?”周围的学生纷纷抬头,面露不解,大概也是不明白我为何非要叫他们做这“无用功”。
我微笑着打开了微型放映机,AI银幕出现近现代画坛巨匠们精品画作。每变换一个视角就会有不同画面的3D视图;似笑非笑的神秘少女蒙娜丽莎;无数个却无一重复的达·芬奇的鸡蛋……
“我们和人工智能的不同就在于,我们因不完美而完美……”我缓缓开口道。
<三>
人工智能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知识点;可以举重若轻的解出高难度题;可以驾轻就熟的画出一幅幅良辰美景;甚至对于百种语言也是信手拈来……在这强烈的对比下,我们现在的学习还有意义吗?当然有!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然,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解决我们绝大部分的问题,但他们终究是我们所创造的,我们要做的是要知晓事物的道理而非浮于表面。
人类,拥有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意识以及最丰富情感,更有“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浪漫和“日暮酒杯淡饭,一半一半”的惬意,这是人工智能永远所不能产生并理解的。
或许人工智能永远以最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得到最佳答案,也从来不会做出“遗憾”的抉择;而我们则时常被情绪所牵动,喜怒哀乐悲恐惊,都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抉择,或许不尽如人意,但我们的人生永远会因为这多感而绚烂。
〈四〉
我看向台下低头若有所思的少年,心中涌起万千的情绪。他们只是坐在那里,便有着十足的阳光气。我随手关闭了AI的幻影,将连通画板接入,屏幕只剩下一片空旷的白色……
不知是谁在自己的桌面上开始轻轻勾勒,一根线、两根线,随着线条的跃动,原本空旷的白色开了一朵小花。或许有了“先例”,越来越多的线条跃然“幕”上,来自不同学生的画面慢慢浮现。
虽然线条并不很平整流畅,色彩也并非很绚烂夺目,但是创作的喜悦让少年的眼里闪着光,快乐洋溢着整个脸庞。学生们开始交换各自内心的想法,那画面不再零散,而是逐渐汇聚成一整幅,从远看,那画正好构成两个字“我们”.....
〈五〉
回归课堂,我看向低下头若有所思的少年们,他们开始拿起笔,尝试描绘那个属于自己的美景……
欲买桂花载同酒,终不似,少年游。愿各位少年万万不可被限制思维,接受自己的缺陷。因为我们不完美,所以我们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