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重要指示精神,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在系统整合三馆科学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创新人才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重磅推出青少年成长梯度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

项目以训练批判思维、逆向思维,培养想象力、动手能力为核心,旨在帮助青少年拓宽眼界格局,识别特殊才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与社会各界共同营造更为宽松、多元的人才成长环境,为拔尖人才提供“识别、助推”力量,搭建青少年成长的“无界实验室”平台。
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将推出培育类、赛事类项目共计13项,无论是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抑或科教工作者,你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专属赛道!

|培育类|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
(上海自然博物馆)

■ 项目主题:生态保护
■ 目标受众:2-9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通过馆方精心设计的系统化培训,结合讲座、户外探索、课题辅导、展示活动等多元学习体验,在馆内导师、高校老师、科研院所等专家团队的支持下,辅助学员完成自己的课题探究,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诠释平台。推荐参与“雏鹰杯”、“微课题”、“小小科普讲解员大赛”等权威科普赛事及活动,以赛促练,在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诠释能力。
■ 活动时间:2025年6月至9月
■ 参与方式:预计6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青少年科学诠释者
(上海天文馆)

■ 项目主题:我AI宇宙
■ 目标受众:4-11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青少年科学诠释者是面向学生开展的天文专题探索项目,通过理论培训、技能培训、团队协作、实地考察和成果展示等系统而有序的训练,引导青少年开展课题研究,学习研究方法,以调研报告、海报、微展览等丰富的科学诠释形式,研讨和展示研究成果,以科学诠释驱动自主探究,帮助青少年认识、理解、展示和传播天文知识,培养青少年成为一名天文科学诠释者。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至8月
■ 参与方式:预计6月上海天文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实习研究员
(上海自然博物馆)

■ 项目主题:水环境与生态
■ 目标受众:7-12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项目采用馆-校-研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将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科研方法、文献阅读、数据分析等)、专家讲座和科研体验,获得全面的科研能力培训。优秀学生将有机会进入科研单位实验室,参与真实的科研实践,亲自操作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项目还将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与成果展示能力,向社会展示他们优秀的科研成果。让孩子在真实科研环境中培养创新与科学精神,未来的科学家或许就在这里诞生!
■ 活动时间:2025年4月至9月
■ 参与方式:预计4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实习研究员
(上海天文馆)
■ 项目主题:陨石
■ 目标受众:10-12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2025年上海天文馆“实习研究员”项目将带领高中生共同探究陨石奥秘,以普通球粒陨石为例,帮助学生了解天体化学和陨石学的研究思路,初步了解和掌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常见大型科研设备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球粒陨石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揭示陨石和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与演化历史。
■ 活动时间:2025年9月至10月
■ 参与方式:定向邀请

中国国家公园研学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项目主题:探索中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与自然保护之旅
■ 目标受众:1-12年级学生(第二届“我们的国家公园科学桌游挑战活动”获奖者)
■ 项目简介:深入了解中国国家公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探索大熊猫的栖息地、热带雨林的生态多样性,以及各类动植物的保护工作。通过专家讲解与实地考察,学员将亲身体验自然科学与生态保护的知识,激发对生态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至8月
■ 参与方式:指定报名平台

创客营

■ 项目主题:创客
■ 目标受众:4-8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创客营”活动是上海科技馆推出的教育活动品牌,旨在让学生利用创客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与项目化思维,帮助建立个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 活动时间:暑期
■ 参与方式:上海科技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机器人设计师
■ 项目主题:人工智能、机器人
■ 目标受众:2-9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这是一门专为小学高年级至初中学生设计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启蒙课程,包含7个篇章、10个课时,内容涵盖机器人历史、应用、四大系统及分类维度,并通过卡牌游戏等趣味方式让学生动手设计机器人,激发科技兴趣与创新思维。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至12月
■ 参与方式:上海科技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赛事类|

未来馆长说
青少年培育项目
■ 目标受众:3-18岁
■ 项目简介:“未来馆长说”通过“馆长角色体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员在模拟的博物馆管理过程中,深入参与公共事务,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项目结合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跨学科理念,邀请专业导师从公众演讲、领导力、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对学员进行系统化培育,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通过阶段性考核与展示,最终评选出20名“未来小馆长”,并从中选拔优秀代表进行现场展示。
■ 活动时间:2025年4月至6月
■ 参与方式:预计4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科奇空间”家庭科创角
■ 目标受众:18岁以下的青少年家庭
■ 项目简介:“科奇空间”是上海科技馆发起的一项鼓励青少年儿童居家开展科学探究的教育项目。引导青少年利用家庭、社会和科技馆的资源,设计并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科创角落,推动科学教育从“知识输入”向“科创输出”模式转变,帮助孩子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挖掘科研潜力。
■ 活动时间:2025年6月至12月
■ 参与方式:预计6月上海科技馆公众号发布招募通知

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
科学桌游挑战活动
■ 目标受众:1-12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通过我馆原创的三款中国国家公园系列科学桌游——《大熊猫国家公园》、《雪山之巅三江源》和《雨林奇境》,以科学桌游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探索国家公园的奥秘,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 活动时间:2025年6月至7月
■ 参与方式:各区青少年中心统筹报名

科际穿越杯第二届
中学生科创华语辩论邀请赛
■ 目标受众:6-12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青少年思辩平台,旨在于以思辩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素养普及,在口舌与思维的锤炼中收获科学思想,创新科创教育不同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科学的传播者,受益者。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至8月
■ 参与方式:定向邀请

星石寻踪
——陨石微观结构辨识挑战赛
■ 目标受众:7-12年级学生
■ 项目简介:一场集科学探索与教育实践为一体的青少年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学习陨石相关知识,使用专业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捕捉高精度影像,提升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理解;分析影像鉴别陨石种类并撰写详细的科学报告,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图像处理陨石微观结构,感受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魅力。本活动借助微观陨石这一主题增强旨在增强青少年对天文学的认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能力,为未来的科学家们搭建了宝贵的学习实践平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至8月
■ 参与方式:上海天文馆公众号发布招募

中国天文学会
天文创新作品征集活动(CAIC)
■ 目标受众:
(1)大学生组:中国大陆地区全日制高等院校在读的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要求2025年6月前具有在读学籍;
(2)科教工作者组:在中国大陆地区大中小学校及科技场馆等工作的科学教师、天文社团导师、科技辅导员等,无年龄限制。
■ 项目简介: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创新作品征集活动(CAIC)旨在通过天文创新作品的形式,激发调动全国高校大学生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对天文学的兴趣热情,鼓励天文科学技术创新,丰富天文科普教育资源,帮助高校天文教育课程开展和天文社团发展,助力天文科学教育与普及,以期为我国天文科研与科普教育事业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并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出贡献。
■ 活动时间:2025年1月至8月
■ 参与方式:上海天文馆、天文创新作品征集、中国天文学会、虚拟天文台公众号发布招募

青少年的培育与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上海科技馆诚挚欢迎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益机构成为我们的共创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搭建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青少年成长平台!
编辑 | 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