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935年,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从上海传遍神州大地,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呐喊。今年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诞辰113周年,我们以崇敬之心回望这位“人民音乐家”短暂而壮丽的一生。

1932年摄于上海

1912年2月,聂耳出生于云南昆明,原名聂守信。四岁丧父后,母亲彭寂宽一人支撑家庭。

1912年,聂耳出生于昆明甬道街73号他父亲经营的“成春堂”药铺的楼上

1929年聂耳(左二)与母亲、三哥、大姐、二姐等人的合影

1925年,聂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时值上海爆发了五卅运动,云南人民积极声援。在联合中学“学生自治会”的领导下,聂耳态度积极,踊跃参加声援活动。聂耳曾在其所写的《我的人生观》一文中,面对“种种的恶俗和许多不能适应新社会的旧礼教”,发出了“打倒恶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呐喊。“自从放了年假之后,我的年假生活大概可以分为下列的四大件:一、自修工作。二、爱国运动。三、社会事业。四、身心锻炼。”这段文字,出自聂耳就读于云南第一联合中学时期的作文《我的年假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自觉、自律、自省的爱国少年形象。

1928年,聂耳在云南省立示范时的作文《我的人生观》手迹

 聂耳的少年时代不但思想进步,更是表现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他的三哥聂叙伦在《少年时代的聂耳》一书中回忆,小学时代的聂耳就对各种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聂耳传》记载,母亲常以云南花灯、民间小调启蒙聂耳,民间艺术的滋养为他埋下音乐之种。通过刻苦自学,聂耳掌握了短笛、胡琴、三弦、月琴、口琴等演奏技巧,成为一名乐器演奏的多面手。

聂耳8岁留影

聂耳遗留的小提琴、吉他及乐谱架(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1930年,18岁的聂耳为躲避迫害远赴上海,次年考入明月歌剧社。1933年,经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音乐为武器投身革命。他先后在联华影业、百代唱片公司任职期间,创作了《大路歌》《开路先锋》等作品,用激昂旋律唤醒民众。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聂耳  

  短暂而绚烂人生的生命绝唱,

  不仅是其音乐创作的顶峰,

  更是其革命生涯最光辉的诗篇。

聂耳在抗日伤兵转运站高唱《马赛曲》时,匡文涛就曾提出:“《马赛曲》是很好,可是我们应当有中国的《马赛曲》。”这就像一粒种子,瞬间植入聂耳心田。当他坐在钢琴前反复思量,欲谱写一支中国的《马赛曲》时,苏平提醒道:“要创作战斗的作品,一定要有战斗的生活。”于是聂耳离开歌舞班,打算前往东北参加义勇军。途经北平时,他与苏平到八达岭长城眺望祖国大好河山,感慨日寇的烽火快要烧到长城时,聂耳向长城起誓:“古老的长城啊,你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一座新的长城!”

1933年,聂耳(左)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田汉撰写了电影《风云儿女》的故事梗概,并且在文章最后附写了一首长诗《万里长城》,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最初的歌词。当田汉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聂耳主动提出承担影片的谱曲工作。他在上海淮海中路的住所内,时而用钢琴弹奏,时而用手在桌子上打拍子,时而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抓捕,他远赴日本,在日本完成曲谱修改并寄回了上海。

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手稿

《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写谱(原载《电通》画报1935年6月1日第二期)

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被海浪夺去年轻的生命,年仅23岁。

聂耳赴日前在上海最后的住处(箭头处的三楼)

聂耳的生日是2月14日还是2月15日?

可以先看《聂耳日记》,他在日记中曾经5次提到自己的生日。

1929年2月7日,他写道:“today is my birthday(今天是我的生日),十八岁快在面前了。”

1930年10月19日,他写道:“一九一二年二月十四日便是我落到这世界的一天。”

1931年2月14日,他写道:“落大雪来祝我的诞辰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困且恰到今天才接到立脚点那样可贵、可爱的礼物,又是如何值得高兴的事啊!”

1931年2月16日,他写道:“照例是要吃一个连壳蒸的鸡蛋,每年的诞辰,所以今天照补这鸡蛋是天未明前送到我的枕边的,伴我睡了一夜,在口袋里挤了一天,晚饭前才拿来开销掉。”

1932年2月4日,他写道:“大炮给我祝寿辰。自清晨五时响起,到下午四五点钟没有停止。吴淞、闸北有激战,日舰被击沉一艘,飞机击落一架,焚烧民房很多。”

——以上5篇日记,详见《聂耳全集》(增订版)中卷第235页、275页、288页、289页、391页。

《聂耳全集》(增订版)中卷第275页,对聂耳生日原注如下:“据聂耳的母亲、哥哥们所写的材料,聂耳生于农历辛亥年腊月二十八日。聂耳自己在1929年与1932年的日记中提到生日的时候,也都是腊月二十八日(阳历分别为2月7日与2月4日)。辛亥年腊月二十八日,应为阳历的1912年2月15日。”

光阴流转,英魂长存!

聂耳的音乐像一面旗帜,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穿越烽火硝烟、跨越历史长河。今天,让我们一起向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致以崇高的敬意。

部分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易门发布、
《聂耳日记》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