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Profile/

彭含燕(1992—),女,护师,本科,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护士,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科普有奖问答  快来试试!

1. 本文科普问答共3题,每题10分,满分30分,全部答对即可获奖!
2. 每个微信ID限答1次,本文发布后第3日24点答题截止。

快扫码参与答题吧!

假期虽然是尽情放松的美好时光,但有些人过度放纵,频繁熬夜,刷剧、玩牌、聚会,不亦乐乎,这种无节制的生活方式可能给心脏带来沉重的负担,引发心律失常。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因过度熬夜引发心律失常该怎么办。

认识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出现异常。正常心脏有规律地跳动,就像精准的时钟。可熬夜会打乱心脏的 “生物钟”,使心脏电活动紊乱,引发心律失常。轻微时可能只是偶尔心悸、心慌,严重时会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危及生命。
图源:图虫

紧急应对措施

 立即休息 
一旦感觉心悸、心慌,要马上停下手中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无论在哪儿,都别犹豫,迅速找个舒适的地方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图源:图虫
 放松心情 
过度紧张会进一步刺激心脏,加重心律失常。尝试做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再缓缓呼气,重复几次。心里告诉自己要放松,相信症状会缓解。
 监测症状 
若有条件,可使用家用电子血压计或心率手环监测心率、血压。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为后续就医提供准确信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心慌加剧、呼吸困难、胸痛,务必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

日常护理要点

 规律作息 
熬夜是罪魁祸首,恢复规律作息至关重要。假期即便再欢乐,也要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晚上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早上自然醒来,让心脏在充足睡眠中恢复正常节律。
 合理饮食 
控制刺激性食物摄入:
减少咖啡、浓茶、酒精摄入。这些饮品含有的咖啡因、酒精等成分会刺激心脏,加重心律失常。比如咖啡,建议每天不超过1杯,酒尽量不喝。
图源:图虫
增加蔬果摄入: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能为心脏提供营养支持,促进心脏健康。像香蕉富含钾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电活动。
保持饮食清淡:
避免高盐食物,减轻心脏负担。日常菜肴中要控制用量,每人每天食用不超 6 克
图源:图虫
 适度运动 
症状缓解后,可进行适度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天坚持 30 分钟左右,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脏节律。运动要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适应后逐渐增加强度
 情绪管理 
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学会调节情绪。情绪激动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律失常。遇到问题,尝试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

心律失常预防措施

 合理规划娱乐时间 
娱乐活动要有节制,提前设定好结束时间,避免连续熬夜。每晚保证至少 7 小时睡眠,让心脏充分休息。
 均衡节日饮食 
除注意食物种类,还要控制食量,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脏负担。每餐吃七、八分饱即可,减轻肠胃与心脏压力。
图源:图虫
 适度活动,劳逸结合 
别整日久坐或躺卧。饭后可散散步,既助消化,又有益心脏。每工作 12 小时,起身活动 1015 分钟,伸展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情绪平稳 
悲喜都应适度。和家人相处,遇到分歧冷静沟通,避免争吵。观看精彩节目或比赛,也别过度兴奋,稳定情绪护心脏。
图源:图虫
 慢性病人群更需注意 
本身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更要生活自律。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了解心脏节律恢复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即使症状消失,也别忽视复查,确保心脏健康。
图源:图虫

往期推荐

每逢佳节胖三斤,假期结束如何瘦回来?

当心!心梗正在悄悄“盯”上年轻人

节日“剩宴”,“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别让剩菜成了过节餐桌上的“主食”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预防保健”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预防保健,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咨询电话:021- 60196153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葛青华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护士长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张诚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即可投稿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