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除夕夜,
大家今夜辞旧岁,
迎新春!
2025,好电影依旧会陪伴大家~
2月,让我们继续与电影为伴,
开启美好的新一年!

Lucky
演员约翰·卡洛·林奇的首部导演作品,好莱坞老戏骨哈利·戴恩·斯坦通老先生的遗作,更有近期去世的著名导演大卫·林奇的客串。影片曾获得第7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第27届哥谭独立电影奖、第3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等多项奖项提名。
电影讲述了一位90岁的无神论老头的故事,他住在地图上也寻不见踪迹的沙漠小镇里。人们叫他老幸运,他年轻时在战场躲过生死劫,如今他抽烟很凶但不可思议地很长寿。
老幸运保持着极端的独立,每日践行固定的轨迹:在家做几组瑜伽,出门喝一杯咖啡,玩填字游戏,再买两包烟,下午回家看电视猜题节目,晚间带着金句去酒吧,和老友唠嗑。直到有一日,他突然无来由地跌倒,直面衰老乃至死亡的降临。
从文德斯的《德州巴黎》到大卫·林奇的《双峰》《内陆帝国》《我心狂野》等,斯坦通贡献了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影片以斯坦通为原型进行故事改编,记录了这位老人的一次精神之旅,用一种老派的韧性探讨生命与自由的内在价值。
Daaaaaalí!
法国鬼才导演昆汀·杜皮约的电影作品,本片依旧脑洞清奇,新颖有创意。
萨尔瓦多·达利是西班牙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想必我们都已经对达利的盛名早有听闻,但其生平与创作经历却未被大众所熟悉,杜皮约这部影片便借一位女记者采访达利的角度,向观众揭开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神秘面纱。
杜皮约抹去了现实与梦境的界线,采用多层嵌套的梦境来建构叙事,并且融入了达利大师的众多超现实元素,比如流水的钢琴、漫长的走廊、没有线的电话、天上下的狗狗雨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在层层梦境中自由行走的达利,年老达利与年轻达利的同框,一时分不清楚梦境与现实,观看的过程就如同进入了一部超现实主义画作,还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导演对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的致敬。
L’Étoile filante
比利时夫妇多米尼克·阿贝尔与菲奥娜·戈登的电影作品。两位导演曾师从法国默剧大师贾克·乐寇,他们擅长默剧的夸张肢体表演,风格常被形容为“诗意滑稽剧”。独树一格的剧场表演风格曾在法国影坛掀起一阵怪咖旋风,被誉为当代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基顿接班人。
本片是他们的最新作品,讲述一个曾参与恐怖袭击的前社会活动家多年后因面临受害者报复,而选择与妻子和好友谋划逃亡的故事。
隐居的犯罪分子,神经质的日本妻子,负责安保的朋友,来报复的倒霉杀手,冒出来的替身……多人因为一场“交换人生”的戏码被聚集到了陨落之星酒吧。生活像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大家都被捉弄的团团转。
影片既有梦幻的色彩又有黑色电影的元素,在属于舞台的形式感和大量肢体动作中探讨人生中“清醒的混沌感”。欢乐中带着悲观和虚无,像是做了一场复古冷调又充满跳跃感的梦。
Making Waves: The Art of Cinematic Sound
影片由资深的好莱坞声音编辑米奇·科斯汀执导,揭示了声音在电影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曾荣获第72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提名,第70届美国剪辑工会奖纪录片最佳剪辑奖提名,第56届美国声音效果协会奖纪录片最佳音效奖。
影片主要通过电影声音编辑的视角,结合好莱坞经典电影案例和一些电影大咖的采访构架起叙事,包括乔治·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芭芭拉·史翠珊、罗伯特·雷德福、大卫·林奇、李安、索菲亚·科波拉和瑞恩·库格勒等。
影片还带我们见证了一些业内最受尊敬的音效设计师的狂野创造力。包括奥斯卡奖得主沃尔特·默奇(《现代启示录》)、本·伯特(《星球大战》)、加里·瑞德斯特伦(《拯救大兵瑞恩》)和劳拉·赫斯伯格(《盗梦空间》)。在追求艺术和推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正是这些人开创了今天这种沉浸式且带有叙事性的电影声音先河。
Making Of
法国著名编剧、导演塞德里克·康的电影作品。其他电影作品还有《戈德曼审判》、《红光》、《爱在飞翔》等。导演曾凭借《戈德曼审判》入围戛纳导演双周。
知名法国导演西蒙开始拍摄一部讲述工人们抗议工厂搬迁的电影,但一切都没有按计划进行。
制片人想重写结局并威胁要削减预算;剧组人员罢工;他的个人生活也一团糟。临时演员约瑟夫同意执导幕后花絮纪录片,于是开始跟随剧组记录下这一切混乱……
影片以喜剧的形式展现一场戏中戏的闹剧,以电影画幅的变化在戏里戏外自由切换,各种熟悉的段子信手拈来,忍俊不禁之余却又让观众对电影人之境遇唏嘘不已,堪称导演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更验证了那句老话——片场故事比电影本身还要精彩。
欢迎大家扫码添加电博君微信进电博粉丝群,我们会在群内发布电博活动信息,大家也可以群内聊电影、聊博物、聊好物。
扫描二维码添加电博君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