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耕耘路

蓄势再攀高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总结会议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1 月 22 日,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召开了期末总结会议。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细数一年成绩与挑战,互鉴经验,省思过往,为新一年的发展锚定方向,凝心聚力开启全新征程。

2024年中心大事记回顾

霜雪洗礼梅香绽,时光磨砺业非凡。回望2024年,中心承办8项市级赛事,参与6项市级重要展示,获得市级赛事活动优秀组织奖22项3个表演作品被选送国赛,创历届新高。这一年举行了12场区级重要活动,开展了66项区级赛事和实践体验活动,参与学生超9万人次。各条线、工作室和项目组开展教师培训208次,参加教师近5000人次。指导活动中心学员及相关基层学校学生参加国际及国家级竞赛83项,获得等第奖193项。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闵行区教育工作党委、闵行区教育局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在教育局各业务科室的关心下,在各基层学校的支持下,坚持中心工作不移位、重点工作不动摇,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和各主管部门交办重要的任务。

精耕科研 齐思奋进

研途奋进初心在,教海躬行硕果存。过去一年,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们扎根科研一线,潜心钻研。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努力,在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大单元设计及反思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为立足校外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并肩同行 师言致远

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迎来关键发展期。三位不同身份的代表在总结会上分享经验,共探教育新路径。

挂职青年教师代表  毛玮 老师发言

在收获的季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毛玮老师在会上分享了挂职体会。她在承担教学职责的同时,肩负艺教部挂职任务,历经 9 个月的磨砺,收获颇丰。从 “初识者” 到 “深耕者”,深化对部门运作的认知;从 “手忙脚乱” 到 “心中有数”,掌握工作节奏;从 “执行者” 到 “思考者”,提升管理能力。她携手团队共创佳绩,将实践融入教学,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助力学生在比赛中获奖。她还坚持提升专业素养,探索新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向。最后,她以 “五感” 总结收获,将带着这份力量,在 “教育家精神” 引领下,与同仁共绘校外教育新篇。

科研青年骨干代表 潘乐 老师发言

潘乐老师作为新进校外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丰富的校外教育科研学习,收获颇丰。他认识到《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为校外教育指明方向、提供护航;在聆听倪闽景馆长剖析科学教育逻辑之变后,明白与时俱进和创新培养的重要性;崔允漷博士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提供新思路,助力打破教育壁垒。校外教育虽面临挑战,但责任重大,作为校外教育教师应肩负使命。相信 2025 年,众人携手能推动校外教育不断发展,助力学生成长。

中心重点项目负责人代表 祁佳越 老师发言

自 2011 年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启动,闵行区学校少年宫数量不断增长,后设立指导中心履行管理职能。祁佳越老师在组织闵行区学校少年宫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通过核心引领、片区联动,其规范化机制建设初显成效。面对发展瓶颈,升级为 “1+N+X” 机制,引入社会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学生参与率和满意度提高。同时,指导中心出台配套制度保障新机制运行,开展交流评优活动,助推学校少年宫高质量发展。组织管理工作来源于不断勤于思考,臻于完善。

借督导东风,启发展新程

总结会上,姚捷主任就中心接受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进行反馈。过去一年,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新班子带领下,和谐发展,成绩显著。中心以多种方式探索数字化转型,在多领域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合作共建共享资源,构建微课服务学生并引领基层学校。普及校外活动,选拔培养特长学生,借助 “智慧教育” 项目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协同育人,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中心将根据督导建议,加强党建工作研究,推进管理机构整合,深化校本研究,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并进一步融合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编制相关用书;发挥专业优势,为基层学校提供精准指导;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多元学习平台;梳理优化杯赛和活动项目,培育品牌优势。未来,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持续改进提升,为闵行学子打造更优质的校外教育环境。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长按二维码识别我们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