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眼睛瞪得像铜铃……

👀👀👀

早上怎么都醒不来

起床上班跟打仗一样匆忙……

💼💼💼

你总觉得是因为工作压力大

生活习惯差

殊不知 还可能是因为我们身边

未被察觉的重要因素

——夜间人造光

人类活动造成的最广泛但经常被忽视的环境危害之一是光污染

夜间人造光是专指人造光源造成的夜间自然光水平的改变,室内主要来源为卧室灯光,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室外主要来源包括路灯、景观灯、建筑外立面照明、屏幕和灯箱广告等。

光信息接收

视网膜中光敏神经节细胞对光敏感,可检测到环境光线的变化。

信号传递

光敏神经节细胞将光信息传递到大脑下丘脑交叉上核(又称昼夜节律起搏器,是哺乳动物大脑中的主要生物钟)。

褪黑素分泌

褪黑素是一种在黑暗中分泌增多的激素,有助于促进睡眠。当夜间光线暴露增加时,大脑下丘脑交叉上核的活动增加,导致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减少褪黑素的产生。

昼夜节律影响

褪黑素的分泌变化会导致昼夜节律的相位变化,即生物钟的调整。如果夜间光线暴露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将使人发生入睡困难;如果光线暴露导致褪黑素分泌延迟,可能会导致昼夜节律的相位推迟,使人更晚感到困倦

开启夜间/护眼模式:

偏白色的电子屏幕会促使眼睛接收大量的蓝光,身体会认为“还处于白天”,因此,褪黑素分泌会受到抑制。护眼模式或夜间模式下,屏幕色温调节,可以减少蓝光的发出。

使用蓝光过滤眼镜:

防蓝光眼镜可以减少蓝光对眼睛及睡眠的影响。

使用电子书阅读器:

电子墨水屏不需要背光源,蓝光辐射较低。

保持适当照明:

不要在全黑环境下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开个小灯,减少屏幕亮度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

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尽量在睡前留出一段时间不使用电子设备。

祝你今晚好梦!

明天精神满满!

- 参考文献 -

[1]郭益雯,齐进,胡可嘉. 室内外夜间灯光暴露的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40(9):1102-1108. 

[2]冉思邈,丁莉,石和元,等. 光照—影响睡眠和昼夜节律的重要因素[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9):1599-1603. 

[3] Xu YX, Zhang JH, Tao FB, Sun Y.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light at night (LAN) and sleep proble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Sci Total Environ. 2023 Jan 20;857(Pt 1):159303.

[4] Zielinska-Dabkowska KM, Schernhammer ES, Hanifin JP, Brainard GC. Reducing nighttime light exposure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to benefit human health and society. Science. 2023 Jun 16;380(6650):1130-1135.

撰稿 | 环职科 马一鸣

审核 | 王文朋 杨敏娟 沈奕峰

编辑 | U编辑部

图片来源 | 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宣传,非商用,如侵权请联系沟通删除)

喜欢就奖励小U一个👍和在看呗~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