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文名称:胭脂鱼(粉排、黄排、一帆风顺、火烧鳊、红鱼、血排)
壹
多变的“亚洲美人鱼”
多变的胭脂鱼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甚至出现了认识幼鱼而不认识成鱼,或见过成鱼却不认识幼鱼的情况。历史上,长江的老一辈渔民,熟知这种会随着时间变化外貌的怪鱼,给不同阶段的胭脂鱼赋予“青胴、黄排、粉排、血排”等不同的称呼。
来自远古 困于天堑
贰
到了古新世中期,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的欧洲和亚洲西部连接了起来,非洲胭脂鱼的祖先向着亚洲和欧洲进军。但因地质环境的改变以及第四纪冰期的影响,胭脂鱼开始逐渐消亡。
到了中新世,一部分胭脂鱼在长江以及闽江这些场所生活下来,另一部分胭脂鱼在大约5000万年前就通过北美与亚洲连接的“陆桥”到了北美洲。
所以,早在数百万年前,胭脂鱼的老祖先就已经在长江中畅游了。
胭脂鱼是洄游性鱼类,与中华鲟、鲥鱼等不同,胭脂鱼并不会去到海洋里面生活。胭脂鱼洄游的旅程,多从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水域开始。一路上,穿激流、过险滩、破网罾、躲滚钩,历经千难万险后,为数不多的“幸运儿”终于来到长江宜昌段,然而,“高耸入云”的葛洲坝变成了胭脂鱼群不可逾越的“天堑”,胭脂鱼的洄游通道彻底被阻断。
叁
往后“一帆风顺”
1999年起,胭脂鱼开始从单一的观赏型向观赏、食用型转变,食用胭脂鱼的养殖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信息来源:中国渔业报

崇明公众号
崇明科普 科普你的生活
崇明区科学技术协会
▇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