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NG书房
书海观澜
织梦雅韵
锦绣华裳

在上一期的“织梦雅韵,锦绣华裳”旗袍美学线上展览中我们为大家讲述了旗袍的起源与发展。从旗袍历史的沿革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文化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的演变。
本期将通过对旗袍造型、形式、色彩、纹饰等多方面的赏析,探寻蕴藏其中的中国文化之美。


高雅胸襟 华丽点缀

旗袍胸襟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单襟、双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如意襟等。旗袍胸襟开始是一条硬朗的折线,后来逐渐柔顺,变成弧线,多位于旗袍的右边。胸襟的形态变化与旗袍的其它元素相辅相成。清式旗袍宽袍大袖,严冷方正,胸襟有棱角的转折,整体和谐。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绫罗绸缎 面料之美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各种丝绸、棉、麻、绒、毛、化纤以及现代新型面料等,都可以选择作为制作旗袍的源材。常见的纹样可分为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以及吉祥文字等题材。

花卉纹样

条格纹样

几何形纹样

线条之美 剪裁之道

廓形最能体现旗袍精神的要素。满清时期衣裳连属一体,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绊等附件装饰,整体呈现出硬朗的A型轮廓和H型轮廓。近现代改良后的旗袍,呈现出展示女性身体曲线的S型轮廓和X型轮廓,裙侧开衩以便于行走,再配上高跟鞋,立刻增加了形体的修长感。这种曲线造型充分显示了自然的人体曲线,符合亚洲人娇小玲珑的体型,同时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特征。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领型之美 舒展飘逸
旗袍的领型经历从高到低再到无的过程。最早高且硬挺的领造型是为了显示优越感和高贵感。20世纪30年代初期,随着旗袍的造型开始向合身贴腰的方向发展,领型现代式样也逐步形成。

原始高耸及耳的领型,伴随着时尚流行的变化逐渐变低,从清末的圆领、小立领,到民国初年的元宝领,领高逐渐降低,直到它又变成了高度适中的状态,甚至出现了无领旗袍,而暴露出性感的颈部。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盘扣艺术 绚丽多姿
“盘扣”属中国结中的纽扣结,是旗袍上衣襟之间的搭扣。这种结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品种繁多,技法独特,绚丽多姿。有制成文字形,如“寿”字扣;有制成花卉形,如菊花扣、兰花扣、梅花扣;有制成果子形,如桃子扣、石榴扣、葫芦扣;有编成动物形,如蝴蝶扣、风凰扣、鸳鸯扣;还有乐器形,如琵琶扣。盘扣是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仿佛画龙点睛之笔,出现在旗袍上。

旗袍扣型


互动活动规则
活动平台:杨浦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参与方式:阅读本期线上展览,留言参与互动问答,答对全部问题的前3位读者将每人获得杨浦区图书馆文创和旗袍嵌丝珐琅手工材料包一份(同一个账号仅限获得一套奖品)。




杨浦区图书馆文创与旗袍嵌丝珐琅手工材料包成品预览
本期问题:
1.旗袍胸襟的款式多种多样,开始是一条硬朗的折线,后来逐渐柔顺,变成弧线,多位于旗袍的( )边。
2.近现代改良后的旗袍,呈现出展示女性身体曲线的( )型轮廓和X型轮廓,增加了形体的修长感。
3.( )属中国结中的纽扣结,是旗袍上衣襟之间的搭扣。这种结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品种繁多,技法独特,绚丽多姿。
*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料来源于纺织博物馆馆藏资料及网络,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未完待续 ...


微信号|ypqlib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