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书房       

书海观澜      

织梦雅韵

       锦绣华裳

在上一期的“织梦雅韵,锦绣华裳”旗袍美学线上展览中我们为大家讲述了旗袍的起源与发展。从旗袍历史的沿革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文化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的演变。

本期将通过对旗袍造型、形式、色彩、纹饰等多方面的赏析,探寻蕴藏其中的中国文化之美。

高雅胸襟 华丽点缀

旗袍胸襟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单襟、双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如意襟等。旗袍胸襟开始是一条硬朗的折线,后来逐渐柔顺,变成弧线,多位于旗袍的右边。胸襟的形态变化与旗袍的其它元素相辅相成。清式旗袍宽袍大袖,严冷方正,胸襟有棱角的转折,整体和谐。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绫罗绸缎 面料之美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各种丝绸、棉、麻、绒、毛、化纤以及现代新型面料等,都可以选择作为制作旗袍的源材。常见的纹样可分为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以及吉祥文字等题材。

花卉纹样

条格纹样

几何形纹样

线条之美 剪裁之道

廓形最能体现旗袍精神的要素。满清时期衣裳连属一体,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绊等附件装饰,整体呈现出硬朗的A型轮廓和H型轮廓。近现代改良后的旗袍,呈现出展示女性身体曲线的S型轮廓和X型轮廓,裙侧开衩以便于行走,再配上高跟鞋,立刻增加了形体的修长感。这种曲线造型充分显示了自然的人体曲线,符合亚洲人娇小玲珑的体型,同时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特征。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领型之美 舒展飘逸

旗袍的领型经历从高到低再到无的过程。最早高且硬挺的领造型是为了显示优越感和高贵感。20世纪30年代初期,随着旗袍的造型开始向合身贴腰的方向发展,领型现代式样也逐步形成。

原始高耸及耳的领型,伴随着时尚流行的变化逐渐变低,从清末的圆领、小立领,到民国初年的元宝领,领高逐渐降低,直到它又变成了高度适中的状态,甚至出现了无领旗袍,而暴露出性感的颈部。

民国 旗袍广告画

上海纺织博物馆馆藏

盘扣艺术 绚丽多姿

“盘扣”属中国结中的纽扣结,是旗袍上衣襟之间的搭扣。这种结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品种繁多,技法独特,绚丽多姿。有制成文字形,如“寿”字扣;有制成花卉形,如菊花扣、兰花扣、梅花扣;有制成果子形,如桃子扣、石榴扣、葫芦扣;有编成动物形,如蝴蝶扣、风凰扣、鸳鸯扣;还有乐器形,如琵琶扣。盘扣是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仿佛画龙点睛之笔,出现在旗袍上。

旗袍扣型

互动活动规则

活动平台:杨浦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参与方式:阅读本期线上展览,留言参与互动问答,答对全部问题的前3位读者将每人获得杨浦区图书馆文创旗袍嵌丝珐琅手工材料包一份(同一个账号仅限获得一套奖品)。

杨浦区图书馆文创旗袍嵌丝珐琅手工材料包成品预览

本期问题:

1.旗袍胸襟的款式多种多样,开始是一条硬朗的折线,后来逐渐柔顺,变成弧线,多位于旗袍的(      )边。

2.近现代改良后的旗袍,呈现出展示女性身体曲线的(      )型轮廓和X型轮廓,增加了形体的修长感。

3.(      )属中国结中的纽扣结,是旗袍上衣襟之间的搭扣。这种结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品种繁多,技法独特,绚丽多姿。

*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料来源于纺织博物馆馆藏资料及网络,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未完待续 ...

微信号ypqlib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