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刀鲚:名震江湖的刀客重出江湖
物种档案

中文名称:刀鲚(长颌鲚、毛鲚、野毛鲚、刀鱼)

拉丁学名:Coilia nasus
物种分类:硬骨鱼纲-鲱形目-鳀科-鲚属
中国保护等级:
IUCN红色名录:濒危(EN)

名震江湖的刀客

在我国分布的鲚属鱼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七丝鲚、凤鲚、刀鲚,其中以凤鲚和刀鲚的经济价值最高。
分子系统树结构显示,鲚属鱼类是由南向北演化的,鲚属的共同祖先是最初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不耐寒种类,逐步演化成七丝鲚,然后一部分向北迁移,逐渐演化成刀鲚、凤鲚和湖鲚。随后,刀鲚又逐渐适应了东海和长江、钱塘江不同水系的环境,分化出洄游型的“江刀”/“塘刀”、海居型不洄游的“海刀”,以及完全适应了淡水,再也不回海里的“湖刀”。
“海刀”“湖刀”和“塘刀”俗称“外江三刀”,而正宗的“江刀”是指洄游长江的刀鲚。
刀鲚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季,从大海出发,沿长江上溯洄游,去产卵场繁衍后代,然后降河洄游入海,越冬育肥。刀鲚生殖洄游时停止摄食,每年3月底到5月底,从长江口直至洞庭湖一带包括各通江河道和沿江的湖泊里都能看到刀鲚的踪影。在海洋里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和东海一带的近海,它们不仅在附近水域底层越冬,还进入岛屿岸边风浪较小的浅滩、海湾越冬和觅食。

生活在长江的刀鲚在海洋不集成大群,多分散在沿海及附近海域的底层,属近海底栖鱼类。它们进入长江口附近才逐渐集成大群,由底层上升到中、上层,多栖息在水流浑浊的水域中,清水中较少。

销声匿迹后重现江湖

历史上,长江刀鲚资源曾极其丰富,资料显示,1973年长江刀顶峰产量达3745吨,随后逐年锐减。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的产量已不足百吨,2003年后基本维持在50吨左右,且以小刀鲚为主。
为了保护刀鲚资源,2001年刀鲚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2003年开始,我国实行长江全面春季禁渔,对刀鲚实行专项监测管理。2019年2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停止发放刀鲚(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禁止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同时,我国设立了“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将上海、江苏、安徽三地的刀鲚列入国家保护范围。
可喜的是,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一度曾销声匿迹的刀鲚再次“重出江湖”。
2021年6月,科研人员在长江中游干流嘉鱼站位调查监测到1尾刀鲚,这是2021年首次、30年来第二次监测到刀鲚上溯到长江干流中游。在鄱阳湖流域,2021年发现的刀鲚也几乎是成倍的增长。2023年,刀鲚时隔30年再次溯河洄游到达历史分布上限的洞庭湖水域。

科研人员认为,长江刀鲚上溯产卵群体正逐渐恢复,在十年禁渔期内经过几代的繁殖,刀鲚最终会恢复到可观的群体规模。

宝刀未老 饕餮尚在

刀鲚和鲥鱼、河豚,俗称“长江三鲜”,在长江三鲜中,刀鲚因细嫩鲜美,肥而不腻且上市最早,又被称为“长江第一鲜”,位居“长江三鲜”之首。
刀鲚的美味流传已久。《山海经》中提到的鮆(cǐ)鱼”即指刀鲚。到了三国时代,曹操在尝了刀鲚后,便立即下令赐名其为“望鱼”,天天盼着吃。北宋文豪苏轼在品尝了刀鲚后即赋诗“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鮆鱼肥”。明末清初美食家李渔则是刀鲚的“头号大粉丝”,李渔说,“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即刀鲚越吃越上瘾,就算吃得肚子胀了,还不舍得放下手中的筷子,可见刀鲚之美味。
在长江流域,以江阴和靖江一带的刀鲚最美味,当地人也最懂刀鲚滋味,认为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似铁。清明节是刀鲚口感的分水岭,其价格也是天上地下。不过,随着刀鲚数量的急剧下降,刀鲚也告别了餐桌,开始物种修复之路。
为了让大家能品尝美味的刀鲚,又不会伤害野生种群,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养殖刀鲚管理的通知》,部署实施刀鲚养殖单位核查,严格刀鲚养殖生产,严格界定野生与养殖刀鲚品种来源,加强完善刀鲚养殖产品标识等工作。
同时,刀鲚也率先作为试点品种,探索建立养殖产品合法来源证明制度和上市交易水产品追溯体系,以区分捕捞产品和养殖产品。
据介绍,为了满足人们对江鲜刀鲚的需求,已经实现了刀鲚人工繁养技术,此技术的实现,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野生刀鱼资源的禁捕管理工作,推动原地保护,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在长江刀鲚上的应用,实现异地保存和合理利用。

同时,由于刀鲚是一个特色品种,推进刀鲚可追溯和标识管理,既是为了有效保护野生资源群体,尽快恢复自然种群,也是为了引导产业发展,由捕捞转向养殖,提高产量、确保品质,让传统饮食文化科学传承。

信息来源:中国渔业报

崇明公众号

崇明科普 科普你的生活

崇明区科学技术协会

▇ 扫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