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英文名 (nitrogen oxides),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遇湿或遇热变成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通常氮氧化物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总称。值得注意的是,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是一种有毒气体。

2
氮氧化物从哪里来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自然产生与人为排放。
自然产生: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火山爆发、雷击或细菌的活动等,以此方式产生的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只占比5%左右。

人为排放:根据氮氧化物的排放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源排放(如工业锅炉,燃煤锅炉等)与移动源排放(如车辆排放)。
在过去,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最大的来源是火力发电、锅炉等。而在大城市,氮氧化物绝大部分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此外,农业生产中大量的施用氮肥,也是造成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之一。



3
氮氧化物的危害

氮氧化物会和大气中的水蒸汽反应生成硝酸或者亚硝酸,随着雨水落下形成酸雨。
酸雨会对接触到的建筑物产生腐蚀性,如桥梁、雕像、楼房等,从而削弱建筑物的强度。

氮氧化物也是光化学污染形成的因素之一。在阳光的光催化作用下,氮氧化物和大气中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反应形成刺激性的有毒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气味,会伤害植物、降低大气能见度,同时还会刺激眼睛、呼吸道等,影响人类的健康。

4
参与氮氧化物减排与防治
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促进清洁交通:鼓励使用电动车辆、推广公共交通和骑行等,减少交通排放。



推动工业减排:采用更清洁的生产技术,优化工业过程,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科学农业:合理使用化肥,采取氮肥管理措施,减少尿素的施用,降低农业源的氮氧化物排放。

提升环境意识:教育公众认识氮氧化物的危害,引导人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end

供稿:卫生监测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