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12时4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千帆星座第三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所有卫星状态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至此,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增至54颗,能够为地面提供的连续通信能力进一步提升。千帆星座组网卫星的航班化、常态化发射,也是我国平板式卫星堆叠“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业务化应用实践,为后续更多数量卫星的堆叠发射奠定基础。

构建和运营巨型低轨卫星星座,无疑是一项周期长、技术高度集成且充满挑战的复杂工程。垣信卫星自2018年应运而生,依托国内深厚的航天技术积淀,深入开展千帆星座建设运营的行业调研与关键技术论证。

垣信卫星将自主研发与打造产业集群模式相结合,全力攻克芯片、相控阵、卫星载荷及卫星终端等核心技术难关。从技术要求、精细设计到实际验证,全程严格把控,铸就了企业坚不可摧的核心竞争力。垣信卫星依据产业特点所打造出的创新发展模式,不仅确保低轨卫星产业链的全方位自主可控,更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加速创新进程,并将创新成果直接转化应用于千帆星座的建设与运营之中。

千帆星座的组网步伐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将于2025年全面启动全球范围内的卫星互联网商业服务。届时,交通运输、新能源、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应急救灾、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赋能与升级。

当前,临港松江科技城依托垣信卫星等链主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卫星制造、卫星运营、地面设备、应用场景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展现出国内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强大“磁吸效应”。在载体建设方面,继去年长三角首座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完成交付使用后,园区正加速推进科技绿洲三期(二期)项目建设,打造与卫星互联网产业高度适配的物业载体。

延伸阅读

千帆星座的部署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3年-2025年底,完成648颗GEN1卫星发射任务,实现区域网络覆盖;第二阶段:2026年-2027年底,完成648颗GEN2卫星发射任务,实现全球网络覆盖;到2030年底前,垣信卫星则计划通过15000颗卫星向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及高可靠性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

目前,千帆星座正实施第一阶段的部署计划,在此之前,已先后成功完成4次发射任务:2019年11月17日,首批两颗试验卫星(阿尔法a/b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21年8月4日,第二批两颗试验卫星(贝塔a/b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今年8月6日、10月15日,千帆极轨01组、02组卫星均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分享、在看与点赞

我们一起关注行业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