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品牌活动“遇见@科学家”:每月选出一位当月出生的杰出科学家,举行“科学家主题月”活动,以“科学家及其成就”为主线,通过该科学家科研成就相关主题的科学课程、科学表演、科学列车、达人带你逛、生日派对、线上推广等形式,多方位展示、多渠道传播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科学精神、科研成就和科学理念,打造“科学家明星”,营造全民崇尚科学的新风尚。
微电子领域专家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龙芯之母”
黄令仪
在半个多世纪里,黄令仪全心沉浸在半导体事业,从跟随“东方红一号”翱翔太空的“156组件计算机”,到突破层层技术封锁的“013大型通用计算机”项目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退休后,她回归一线,继续带领团队加入实验室锻造“龙芯”…… 一路披荆斩棘,打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她,从小立志报国。成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1958年,黄令仪毕业后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学习,从此与微电子学结下终身之缘。两年后,黄令仪学成返校,在华中工学院创建了半导体专业和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并成功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

年少时的黄令仪
图源:中国青年报
20世纪60年代,为了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黄令仪临危受命,带领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开始科学研究,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项目。研究团队艰难攻关,在缺资料、缺设备、缺人才、缺材料的情况下,仅用1年的时间就成功制造出半导体三极管,组装得到空间计算机——“156组件计算机”,并将其用于“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图源:中国青年报
此后,在大型通用计算机研发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黄令仪和她的团队一步一步开始突破。中国的集成电路和芯片发展开始向世界水平逼近,但差距依然明显。

图源:央视新闻
龙芯3号
2023年4月20日,黄令仪与世长辞。她一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独立自主的芯片事业呕心沥血,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担当与追求。黄令仪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科学工作者,沿着她的足迹,努力向前。
图源:中国青年报
生日派对第一弹
古元冬

古元冬博士,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委会委员、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曾担任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教授;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IME)执行副院长;霍尼韦尔国际集团公司(美国)传感器和无线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在传感器和微电子领域有近二十年技术研发、科技管理及产业化经验。最近10年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8英寸压电氮化铝(AlN)薄膜工艺及相关MEMS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如压电MEMS超声换能器、压电MEMS麦克风、扬声器、流量计等。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PhD, 2003)。拥有 24项美国授权专利,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及专业顶级会议发表论文140 余篇。
生日派对第二弹
古元冬博士将带来科普讲座《微电子芯片:方寸之地,攸关国运》,介绍微电子芯片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以及其广泛的应用场景。

生日派对第三弹

报名要求:报名观众需与黄令仪研究员同一天生日(12月8日)
报名数量:仅限30位(未成年观众需有监护人陪同,且最多2位陪同人)
生日派对日程
上海自然博物馆 二楼报告厅
(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
报名须知

内容整理 | CC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