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积健为雄——钱学森教学手稿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开展。本次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指导,钱学森图书馆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协办。展览通过23块展板、88张珍贵图片,展示了钱学森在既做科研、又做教学实践之中留存的大量珍贵手稿。
展览以“科教结合”为策展立意,通过钱学森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积累手稿,诠释并展示他作为一位“大先生”的积健为雄之路。这些手稿既是教学之作,又有科研之意。通过整理和考证这些手稿的形成与内容,展示钱学森既为师者、又为学者的双重身份。
展览以研教融合为主线,依循钱学森的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和晚年时代三个部分“始于科研 成于教学” “理工融合 为国育才” “研教相长 转识成智”展开,旨在为当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启示。展览是钱学森图书馆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素养课程《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导论》成果之一。

钱学森(1911—2009)

钱学森,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1935年出国留学,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9年留校后以专攻科研为学术起点,由此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学术主张,同时又以任职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为契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撰写出兼具学术性质和教材性质的《可压缩流体气动力学讲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

重点展品

钱学森的学术道路始于交通大学。
图为他在交通大学二年级时的应用力学课程笔记。笔记蕴涵严谨治学态度和扎实学术功夫。
《工程控制论》是钱学森滞留美国期间,以为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授课为契机完成的科研著作,同时也是一本教材。
钱学森撰写的“火箭技术概论教学安排”手稿,后经钱学森整理于1963年以《星际航行概论》为书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左图为钱学森讲授物理力学时写的手稿
中图《物理力学讲义》中文版1962年由中国科学院正式出版
右图为1964年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物理力学专业同学的合影
钱学森的学术工作都由其本人亲力亲为,因此在钱学森手稿中留存大量正式发表文章前的文稿。从文稿撰写到文章发表之间,还会形成多种版本的修订稿,反映出钱学森的学术道德自律。图为钱学森关注并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撰写和发表的文稿。
教书不能只教书,教书、科研是不能脱离的。我从前也教过书,也作过研究工作,有点体会:认为这两者不能分家,一分家以后书会越教越糟。反过来,是不是可以只做研究工作不教书呢?我也不赞成。我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启发,我每讲一课之后,学生总要问我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把我难住了。这一逼,对我有很大好处。
——钱学森

展讯

展览名称:积健为雄——钱学森教学手稿展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13日-2024年12月30日

展览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一楼

供稿:钟    巍
审核:吕成冬、张文珺
终审:张   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