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火热进行中。从6月到11月,从线上到线下,全市学生在各项比赛也中尽显创意和智慧。

11月16日(周六),比赛的精彩内容将在腾讯新闻、话匣子视频号播出。

 

嘉年华-展示会

现场有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地区300多支队伍,围绕“智能时代的多元文化表达”的主题,通过展示、答辩等环节,展现他们的人工智能创意、研究过程和成果。

上海市育才中学高二学生王彩宁设计了AI玩梗,幽默生产“谐”(线),输入关键词,AI不仅玩出有趣的谐音,还附相应的图片,这样的即刻生成模式,让她和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调节节奏,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李盐岩设计了AI国粹进校园。为了增强同学们对学习京剧的热情,运用AI设计了京剧脸谱,同学们通过刷脸可以就能戴上属于自己个性定制的京剧脸谱,同时还配上京剧选段,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让同学们对学习国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AI与文化的交融多了一份创意。

展会现场,来自商汤科技大模型事业部产品副总裁、商汤科技教育研究院院长戴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徐雄为学生作品提出建议,并与大家分享了如何提升青少年的AI素养。数字艺术与文化创意、智能传媒与文化传承、社交媒体与跨文化交流,以AI会友,这场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充满创意激发活力。

算法擂台

本届活动吸引了146支队伍报名参与,以“绿茵‘天眼’”为主题,将竞技体育与人工智能相融合,要求参赛团队,使用“视觉识别”技术来进行算法的设计优化,完成足球比赛视频片段的关键事件判定。

总决赛将与大模型相结合,在对足球比赛实况进行判断的同时,完成赛事解说任务。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