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
古镇静默,非遗如歌
长三角的古镇里
十大非遗表演
是时间的低语,是文化的轻吟
让我们轻启时光之门
一睹那些在古巷中舞动的风情
聆听那些在老街里回响的韵律

罗店龙船是上海市宝山区的传统民俗活动。2007年,罗店端午“划龙船”习俗顺利入选“国遗”名录。


“浦东家宴老八样”,指的是扣三丝、扣白斩鸡、扣咸肉、扣红烧鱼、扣蛋卷、扣三鲜、扣走油肉、肉皮汤八道热菜。2008年,浦东家宴老八样制作技艺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本帮农家菜制作技艺”项目。


“南翔小笼馒头”,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传统名产,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2014年,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台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发绣、鱼汤面、陈皮酒等特色非遗引人入胜,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丹阳董永传说,改编的《寻仙缘》沉浸夜游等特色精品演艺令人神往。


西津渡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目前已进驻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4项,包括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镇江锅盖面制作技艺、太平泥叫叫、孙氏太极拳、唐老一正斋膏药制作技艺等。


惠山庙会是集吃、住、行、游、娱、购、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庙会民俗活动。目前已列为无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了无锡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是目前江南地区最大的民俗节庆。


廿八都木偶戏系提线木偶戏,木偶造型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后成形,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2009年,木偶戏(廿八都木偶戏)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东沙古镇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东沙海盐晒制技艺、渔网编织工艺等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类传统加工技艺、锡器制作工艺等传统习俗被列入市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2006年,池州傩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皖南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其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之美
不仅体现在精湛的技艺
更在于世代相传的传承精神
长三角古镇的非遗项目
是多少传承人用心血和智慧铸就的文化珍宝
让我们携手努力
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乐游上海
关于恢复收取外借文献逾期费的公告
尊敬的读者:
随着预约入馆政策的取消,为尽快恢复正常借阅流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从2023年7月1日起恢复计取外借文献(含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 逾期费。
请读者合理安排归还时间。
特此公告。
上海市中心图书馆
嘉定区图书馆

微信号|JDQLibrary
咨询电话|312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