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上海市校外教育质量测评中心、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校长沙龙在上海汽车博物馆圆满举办。

来自嘉定、徐汇、静安、长宁、杨浦、普陀、宝山等多所中小学学校校长及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嘉定区教育研究院、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中科院昆虫博物馆、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等多家科创教育资源单位负责人到到馆研讨交流。沙龙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信息管理部主任朱青主持。

沙龙紧扣“学校科创教育资源的配置及优化”为主题,分为现场展教资源观摩、平台介绍、主题分享、思维碰撞等四个环节。展教融合一直是博物馆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活动开始,各校校长、教育资源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在汽车博物馆历史馆、珍藏馆、小匠人汽车工坊等多个区域观摩教育资源并现场开展交流。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信息管理部洪筱菡老师介绍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发展2年多来的成果、现状与未来图景。

上海汽车博物馆馆长刘涛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博物馆发展概况。

上海汽车博物馆研究与教育部沈丹姬老师介绍博物馆教育理念及课程建设情况。

主题分享环节,各校及校外教育资源单位也分享交流了已成功开展的优秀教育实践案例。

思维碰撞环节,各位专家、校长、校外教育资源单位负责人就“如何更好发挥资源平台和场馆在青少年科创教育中的链接作用”、“构建科创教育实践地与校外素质教育资源体的供需对接、合理配置及优化”、“探索产业内先进的技术与工具在青少年科创教育中的应用实践”等3个议题开展激烈研讨,将沙龙活动的氛围推向高潮。

本次校长沙龙的举办依托于“上海市学生素质教育优质资源平台”,自走入公众视野两年来,平台汇聚了各级各类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积淀了服务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良好经验。站在新的发展点,高质量发展需内生动力与外部助力的相互成就,资源供给与发展需求的双向奔赴。

上海汽车博物馆作为校外教育资源单位的典型代表,也将继续以汽车文化科普联合体为实施载体,积极牵头促进馆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开展,共同建设世界级汽车文化自信从青少年抓起!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